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6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84.432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簽、簽押。如:「畫押」、「畫供」。
如願以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後來「如願以償」這句成語可能就是由此演變而出,指心願得以實現。當然,更明確的用法,出現在清朝曾國藩〈安徽司稟陳管見數端伏候裁擇由〉文:「惟軍情瞬息千變,不知將來能如願以償否耳?」也見於《官場現形記》第四六回提到有個人叫巴祥甫,送了重禮給童子良,童子良因此向撫臺大人說好話,「後來巴祥甫竟其如願以償,補授臨清州缺」,也就是當上了官。如果採取較寬的標準,當然韓愈的文章可以說是這句成語的典源,否則就可能到了清代才出現了。
無妄之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hī yōu釋義︰猶「無妄之災」。見「無妄之災」條。 01.唐.韓愈〈憶昨行和張十一〉詩:「今君縱天涯吏,投檄北去何難哉?無妄之憂勿藥喜,一善自足禳千災。」 參考詞語︰無妄之愆注音︰ㄨˊ ㄨㄤˋ ㄓ ㄑ|ㄢ漢語拼音︰wú wàng zhī qiān釋義︰愆,罪過。「無妄之愆」指意外獲罪。見「無妄之災」條。 01.元.關漢卿《謝天香.第四折》:「老夫受無妄之愆,與足下了平生之願,你不肯煙月久離金殿閣,我則怕好花輸與富家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審判訴訟的判決文書。《新唐書.卷一二六.李元紘傳》:「元紘大判後曰:『南山可移,判不可搖也。』」
旗鼓相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據地為王,稱西州上將軍;公孫述則佔有今四川一帶,稱蜀中皇帝。當時,尚未取得政權的漢光武帝劉秀兵力多布在東部,其西部軍力無法與兩方的任一方相抗衡,為避免兩大豪強合作,他於是想拉攏隗囂,孤立公孫述,便寫了一封信給隗囂,信中說道:「如令子陽到漢中、三輔,願因將軍兵馬,鼓旗相當。」子陽,即公孫述的字。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如果公孫述來到漢中及京都長安附近,希望我能獲得你的援助,以使我們與公孫述的軍隊陣容和兵力相當。劉秀信中「鼓旗相當」這個詞語,後來在文獻中頗常見,但多作「旗鼓相當」,用來比喻雙方勢均力敵。另外,在《輅(ㄌㄨˋ)別傳》中有段描述:十五歲的管輅聰明伶俐,頗有才名。有一次,琅邪太守單(ㄕㄢˋ)...
鞏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堅強不易動搖。如:「周密的人事部,使他的地位更加鞏固。」
因時制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將使求援于外,本無定指,隨時制宜耳。」 02.宋.蘇舜欽〈上范公參政書并諮目七事.諮目七〉:「仍辟一二有才識曉邊事者,使往來經畫于河北、陝西,庶知幾變,隨時制宜,蓋大臣不可數出而親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布置、安排。參見「部」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設置、陳設。如:「布局」、「布」、「布下圈套」、「警方已布下天羅地網,任歹徒插翅也難飛。」《文選.沈約.奏彈王源》:「雖除舊布新,而斯風未殄。」
連篇累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6.《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八回:「這詞章之中,艷體詩又占了一大半,再看那的款,卻都是連篇累牘,猶如徽號一般的別號。」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