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6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50.008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甚囂塵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據《左傳.成公十六年》載,春秋時,魯成公十六年,楚出兵援救鄭,和晉軍在鄢陵遭遇。楚軍趁著清晨開拔到晉軍營前,並且部好陣勢。楚共王登上巢車察看晉軍的情況,太宰伯州犁陪在身後負責解說各種徵候。其中,楚共王說:「晉軍甚囂且塵上矣。」也就是說:「晉軍營裡喧譁嘈雜,塵沙飛揚。」伯州犁解釋說:「這是晉軍正在填滿水井,鏟平爐灶的徵候,代表他們即將行動。」所以「甚囂塵上」原來是指晉軍作戰前的準備情況。後來「甚囂塵上」被用來形容傳聞四起,議論紛紛。如《續孽海花》第三三回:「常肅道:『我才剛說的,因為時世艱難,風潮震盪,內憂外患,相逼而來,瓜分之聲,甚囂塵上。』」 亦用來指極為猖狂、囂張。如:「當前社會關說之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幕府的簡稱。指古代將帥或行政官的府。如:「幕客」、「入幕之賓」。明.袁宏道〈徐文長傳〉:「中丞胡公宗憲聞之,客諸幕。」
負荊請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6.《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七二回:「倘使他到兄弟這裡,兄弟自當力為排解,叫他到貴去負荊請罪;就怕他逕到督憲那裡去,那就得要閣下自己去料理的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在書信末名下的敬語,用於平輩或晚輩。唐.韓愈〈答李翊書〉:「聊相為言之。愈白。」
高談闊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東觀漢記.卷一八.趙勤列傳》趙勤,字益卿,南陽人。……為南陽太守,桓虞功曹,委以郡事。虞下車,葉令雍霸及新野令皆不遵法,乃勤督郵。到葉1>見霸2>,不問縣事,但高譚清論,以激勵之,霸即解印綬3>去,勤4>還入新野界。令聞霸已去,遣吏奏記陳罪,復還印綬去,虞乃嘆曰:「善吏如良鷹矣。」 〔注解〕 (1) 葉:葉縣,地名。地約在今河南葉縣南三十里。 (2) 霸:雍霸,漢葉縣縣令,生卒年不詳。 (3) 印綬:印信和繫在印信上的絲帶。綬,音ㄕㄡˋ。 (4) 勤:趙勤,字益卿,漢南陽人,生卒年不詳。曾任南陽太守。
渾渾噩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渾渾,渾厚質樸的樣子;噩噩,嚴肅正大的樣子。後連用意為淳樸。語本漢.揚雄《法言.問神》:「虞夏之書渾渾爾,商書灝灝爾,周書噩噩爾。」清.鄭燮〈范縣中寄舍弟墨第三書〉:「而春秋已前,皆若渾渾噩噩,蕩蕩平平。」
津津有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明.毛以遂〈曲律跋〉(據明.王驥德《曲律》引)余不諳詞法而酷好詞致,猶憶弱冠之年,侍先君子山陰中,獲同王伯良先生研席。先生於譚(藝)1>之暇,每及詞曲,津津乎有味其言之。余間舉古傳奇若雜劇中瑕瑜處相質,先生輒頤解首肯,謂可與言曲。先生於此道故本夙悟,加以精探逖攬,自宮調以至韻之平庂,聲之陰陽,窮其元始,究厥指歸,靡不析入三昧。 〔注解〕 (1) 譚:談論藝術。譚,同「談」。,本為「執」之異體,疑當作「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竊據的、不合法的。如:「偽政權」。《文選.李密.陳情表》:「臣少仕偽朝,歷職郎。」唐.皮日休〈題後魏釋老志〉:「則收之為是,媚於偽齊之君耶。」
逃之夭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2.《三俠五義》第六回:「包公接到文書,將一切事宜交代印之人,自己住廟。李保看此光景,竟將銀兩包袱收拾收拾,逃之夭夭了。」
初出茅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東漢末年,諸葛亮隱居南陽,劉備三顧茅廬,竭誠聘請諸葛亮協助其興復漢室。諸葛亮才出山就大敗曹操的軍隊。見《三國演義》第三十九回。後比喻初入社會,缺乏歷練。《官場現形記》第十九回:「那院一聽他問這兩句話,便知道他是初出茅廬,不懂得甚麼。」《文明小史》第十五回:「三人初出茅廬,於世路上一切事情,都是見所未見,聽了這個,甚是希奇。」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