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67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81.448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普渡大學(美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普渡大學為一八六九年建立的一所公立學校,當時印第安那州的代表們決定要在靠近拉伐亞特(Lafayette)的地方建立一所大學,由普渡(John Purdue)捐贈十五萬美元、提普康尼郡(Tippecanoe County)捐贈五萬美元和當地居民捐出一百英畝的土地之下成校。一八七四年開始上課時,全校僅有六名教師及三十九名學生。一八七五年第一次授與學位。
  在校務管理上,學術方面由學術事務副校長主持;行政管理、業務與財務則由執行副校長管理。一九九四年時全校行政人員約四十名。全時教師共二千二百六十位,其中百分之七十七擁有博士學位;全校學生三萬八千餘名,男女生各占百分之五十七和百分之四十...
  [一九四六年年鑑第一部分-美國學校的科學教育]是美國國家教育研究學會(The National Society for the Study of Education)針對當時美國中等學校及初等學校科學教育課程、教學方法及評量所提出的省思,強調科學課程應隨科學知識的進步而加以重新定位,因為科學知識的發展是伴隨著社會及經濟變化而改變的。此年鑑可分為四部分:第一部分是關於一般科學教學的問題;第二部分是探討初等學校的科學教育;第三部分是關於中等學校的科學教育;第四部分則提到科學教育的寓意。茲簡述於後。
  第一部分主要闡述科學與人類之間的關係、教學的目標及應著重的主題,藉由科學在現代社會...
貝勒醫學院(美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貝勒醫學院於一九○○年由達拉斯大學醫學系的名稱成立,並即開始提供課程。次年開始授予學位;兩年後再改名為貝勒大學醫學院;一九六九年從貝勒大學獨立出來,並採用目前這個校名。
  該校經費來自於學術基金及政府的補助。行政組織上主要由二十位行政人員負責推行;學術方面以學術副校長及教務長為首;管理、業務及財務方面則由財政副校長主持。校務管理會議及行政教職員評議會平均每學年開會二十二次。
  根據一九八七年資料,全校師生人數約有一千三百人,其中包括大學部及研究所學生九百多人,百分之九十二的專任教師具有博士學位。
  整個校區占地三十五英畝,主要新建校舍有研究資源大樓。該校...
北美館藏要覽計畫(美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全國館藏要覽計畫」(National Collections Inventory Project)是由美國研究圖書館組織(Research Libraries Group)和研究圖書館協會(Association of Research Libraries)合作,於1983年開始進行的一項合作館藏發展的計畫。後因加拿大的加入,改名為「北美館藏要覽計畫」(North American Collections Inventory Project,簡稱NCIP)。
  「北美館藏要覽計畫」的目的有3:
  (一)發展研究圖書館的線上館藏要覽;
  (二)加強全國研...
小學科學研究(美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小學科學研究於一九六二至一九七三年由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SF)資助,由教育發展中心(Education Development Center)發展的科學課程。該課程依美國心理學家布魯納(J. Bruner)的探討式或發現式教學(discovery learning)的理論而設計,該科學課程認為小學科學教育應以引起兒童的內在動機,例如好奇心為基礎,來喚起兒童對科學活動的興趣,而不應以背誦零碎的科學知識為目的。學生不應由書籍或聽講中學習,因為這是第二手資料。學生應由「做中學」(learning by doing),對兒童而言更應是由「遊戲中學習」(learning by playing)以取...
美國契小學(Key_Shool)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
雪城大學資訊研究學院(美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雪城大學資訊研究學院創設於1896年,為美國最早設立的5所圖書館學之一。原名圖書館學研究學院,1974年更改為今名,1969年設立博士班,授予資訊傳遞(Information Transfer)博士學位。依據印第安那大學教授懷特(Herbert White)於1992年所作的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研究學院排行分析,該學院被美國圖書館教育界評為北美第二。該所現在為一完整且課程新穎的資訊研究學院,包括碩士、博士等各種課程。
  碩士班的基本入學資格:
   (一)在已認可之大學院校畢業得有學士學位者;
   (二)GRE成績字彙及計量合計1000分以上者;
...
  美國[一九七六年職業教育修正法案]係對一九六三年的[職業教育法案]在職業教育政策方面作第二次的重大改革;其中對州政府如何在其權限範圍內分配聯邦經費的規定,比從前的法令更為詳盡。
  法案中強調聯邦的經費主要應用於職業教育課程的增修、改進、甚至維護原有職業教育課程的實施,並重視職業教育課程的資料蒐集、計畫評鑑、績效及課程實施等規定。
  該法案明確指出,聯邦支持職業教育的主要目的之一,即在幫助職業教育及人力資源訓練,且利用各種有效的資源以協助各州的改進方案。
  為了協助各州在就業機會上獲致較多的資訊,法案中特別要求成立全國性及州的職業資訊協調委員會,並在地方上...
[喬治-巴登法案](美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喬治-巴登法案]為[喬治-狄恩法案]的修正案近三十年的發展與努力,美國工業化經濟已逐漸轉變擴及服務性經濟。至一九四六年美國第七十九屆國會由參議員喬治(Walter F. George)與眾議員巴登(Graham A. Barden)共同提出另一職業教育法案,經國會通過稱為[喬治-巴登法案],以取代原[喬治-狄恩法案](George Deen Act of 1936)。該法案為美國[喬治-狄恩法案]修正而來,因此提供更多的職業教育發展,並且允許更具彈性的發展職業教育方案及提供職業教育更多的經費。依據該法規定,聯邦政府每年應增撥二千九百萬美元,補助農業、家政、工業行業以及商業教育的發展,拓展...
  美國國家圖書館與資訊科學委員會(National Commission on Libraries and Information Science,簡稱NCLIS),於1972-73年間在各地區舉辦一系列的公眾聽證會(Public Hearings),目的在尋找如何適應國家未來之資訊需求,而會中一再被提及的是對繼續教育的需求。為了滿足全國圖書館與資訊科學人員再教育的意願,以及達成繼續教育之目標,乃於1974年組織一個三人研究小組,進行一項為期9個月的調查研究。在其研究報告中,鑒於美國尚缺乏一中心的組織來評估整理繼續教育需求,並協調各州與各地區性的繼續教育活動,乃建議成立一全國性的圖書館人員繼...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