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5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93.209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發現式教學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007) 教學歷程教師建構適宜的教學情境。呈現教學主題。引導發現的方法或活動。學生提出假設。小組討論或探究活動。發現原理原則。回饋、討論或驗證。 教學原則必須選擇適當的使用時機。在輕鬆自由的氣氛下進行。安排適當的教學情境,使學生易於「發現」知識。提出特定問題(如具爭議性的問題)供學生討論討論方式不...
佛洛依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文化人類學對圖騰崇拜的研究,主張此崇拜以儀式性演繹,正反映出部落型態之伊底帕斯衝突。任何對佛氏思想的討論,若不觸及其影響力深遠又爭議不斷,關於性別社會學|女性角色與心理層面之議題,便無以稱之完備。雖弗氏為早期提倡女性自由與教育之健將(參見其〈開化性道德與當代神經失衡〉(Civilized Sexual Morality and Modern Nervousness)),一些女性主義|女性主義人士辯言,弗氏對女性性發展的看法,不過讓西洋文化|西方文化中女性的進步倒退數十年,向第二性|男尊女卑的意識型態靠攏。弗氏相信女人為殘...
研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似詞:探討、探究、探求、討論、切磋、琢磨、研討、研商
女性主義治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對治療關係中的權力運作有所體認,因此更努力維持平等原則,謹記對當事人而言自己才是專家。並且以開放式的討論治療關係中的權力和角色,有助於當事人認識權力的運作。5. 聚焦優點與重構心理困擾因素:女性主義治療拒絕採用病理學的觀點,而是以生存與因應策略的脈絡來看待問題。6. 對心理壓迫的整合性分析:治療者除了非常强調性別外,他們認為種族、階級、文化、宗教等各種形式的壓迫皆根深柢固地影響一個人的信念、選擇與知覺。並挑戰所有形式的壓迫。因此,女性的心理壓迫,是多種因素的綜合作用。(註1.2) 技術與策略1. 賦權2. 自我揭露3. ...
講述教學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學生專心學習 限制1.單向傳授:教學效果受到師生互動影響。2.互動性差:師生互動性低,也無法透過團體討論來達成學習。3.被動學習:學生處於被動學習。4.注意力分散:枯燥乏味無變化,使得學習情境不易塑造。5.學習效果差:成員只能用考試得知學習成果。6.忽視個別差異:齊頭式教法易忽略學生的個別差異。7.最容易對老師的喉嚨造成損傷的教學方法。(張世忠,1999)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講述法英文關鍵字:didactic instruction 參考資料註1.王財印、吳百祿、周新富著(2009,二版)。教學原理(頁137~152)。...
創造思考教學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力的阻礙,讓思想自由開放,不要羞於表達與眾不同的構想。提出構想越多越好,由於要求不要批評他人的想法,討論人員盡可能挖空心思,提出大量的想法,想法越多,得到好主意的可能性也越高。尋求綜合與改進,許多構想出來後,小組成員再根據提出的構想,做進一步的發揮,研擬出夠好的解決方案。進行腦力激盪:主持人將問題寫在黑板上,使小組成員不至於偏離主題。每當有人提出構想時,主持人應盡快紀錄,並予以編號,以得知共有多少構想被提出。評估構想:先前腦力激盪使用的是創造性與擴散性的思考,評估時的思考是分析性與收斂性的。主持人要求每個人獨自檢視清單,...
拼圖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可配合組內互評及競賽,以增進學習效果,此教學方式強調著重同儕互動與培養學生批判思考、解決問題、溝通討論等重要能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說話或討論。如:「抵掌而談」、「促膝長談」、「紙上談兵」、「會談」、「和談」。《孟子.離婁下》:「蚤起,施後良人之所之,遍國中無與立談者。」宋.岳飛〈滿江紅.怒髮衝冠〉詞:「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
理性主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他們第一個需要理解自己。並且唯一的模式是用合理的想法。蘇格拉底沒寫他的任何想法,但是他在與其他人的討論過程中,通常先問一問題,與其討論者則給一個答案。蘇格拉底於是繼續問問題,直到全部衝突被解決,或者直到討論者承認他不知道答案(他的大多數討論以此結束)。蘇格拉底沒聲稱知道答案,但是關鍵地並且合理地接近問...
眼動心身重建法(EMDR)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有未及完全處理的情形,會要求個案以寫日記、鬆弛訓練或想像技術做為家庭作業,並於下次治療時與治療師進行討論。8.再評估階段:總體評估治療效果與治療目標是否達成,並訂定下次之治療目標。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眼動心身重建法英文關鍵字:EMDR 參考資料1. 樊雪春、樊雪梅、凃冠如、樊蓉(2009)。諮商輔導學辭典。台北:五南。p.702. Gerald Corey (2009). 諮商與心理治療理論與實務(修慧蘭、鄭玄藏、余振民、王淳弘、楊旻鑫、彭瑞祥譯)。台北市:新加坡商聖智學習。(原著出版於2009)p. 299-300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