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5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93.757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討論、商量。如:「協議」、「商議」。《書經.周官》:「學古入官,議事以制,政乃不迷。」
三教九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事生產、又不用交稅,影響國家財政,應該廢除。於是在建德二年十二月癸巳這天,他召集大臣、沙門及道士等,討論三教的好壞,結果儒教為先,道教第二,佛教最後。 「九流」則是出自《漢書.卷一○○.敘傳下》。敘傳是作者自敘家世、生平,兼及編纂旨趣、體例的文章,典源所錄是《漢書》中為何收錄〈藝文志〉的編纂旨趣。其內容略謂:自《易》、《書》、《詩》、《禮》、《樂》、《春秋》六經問世,沒有被後人弘揚光大,反而是各種不同思想的理論學說相繼出現。這些著作經過秦朝的焚書災厄,到了漢朝重新加以收拾典藏,由劉向為這些典籍分門別類,寫成《別錄》一書,而有了儒家、道家、陰陽家、法家、名家、墨家、縱橫家、雜家、農家等九流的分...
社會建構主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知識是適應性的,透過個體與環境互為主體,進而建構出知識整體,例如:在解決問題的時候,個人會和別人一起討論或請求別人幫助,這涉及個人和環境的互動;社會建構主義下對於教師的角色在於設計與挑戰學生思考方式的情境,希望在一群體的協商與討論、修正中產生知識,因此在此主張下重視真實情境學習的動態歷程,強調情境認知(situated cognition)的學習,又稱情境學習(situated learning)。情境學習認為知識相嵌於情境脈絡中,唯有透過主動參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與「高」相對。如:「低價」、「低級」、「低溫」、「低姿態」、「低聲下氣」。
俯、垂。如:「低頭」、「低眉」、「低首下心」。
文化構築本身的元素)」可能發展的範圍產生了忽視。(Palincsar, 1998)Chaiklin在討論近側發展區間的「一般性詮釋」時(Chaiklin,2003,p. 41),認為這些詮釋由三個假設所組成 - 首先是普遍性假設---近側發展區間具有普遍的適用性;其次是協助假設---和Palincsar的討論相似,近側發展區間理論被重組為「假設學習需要更有能力他人的涉入」;最後是潛力假設---近側發展區間是學習者的先天財產,它使得學習者能夠最好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文章。如:「時藝」、「藝祖」。《魏書.卷八四.儒林列傳.常爽》:「頃因暇日,屬意藝林,略撰所聞,討論其本,名曰《六經略注》以訓門徒焉。」
主題教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主題教學是讓幼兒探索生活中有興趣的事物,師生選擇一個共同的主題,依幼兒的興趣及個別能力進行學習,並透過觀察、團體討論、實作、分享、建構或個人獨立操作等方式,逐漸加深加廣的學習活動。教學優點為能尊重幼兒個別差異,適性發展個人能力。下列的課程實例,將營養教學融入在每個主題中,讓幼兒在有趣的探討課程中自然學習營養與良好的飲食習慣。目錄1 水果主題網2 一、主題課程的特性3 二、主題教學中教師的角色4 關鍵字5 參考資料: 水果主題網透過各種不同的水果,可讓幼兒學習辨識多彩繽紛的顏色和形狀,同時也可讓幼兒體驗不同的嗅覺、味覺、觸...
永恆主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職業性與技術性的教材。 教師角色  教師被視為該領域的權威,因此必須是科目或學科專家,能引導學生進行討論。在永恆主義的觀點中,教學是鼓勵學生討論、引發其理性能力的一門藝術。教學基本上基於蘇格拉底的方法:口投詳述、演講與解釋。 「派代亞」計畫(The Paideia Program)  「派代亞計畫」係永恆主義教育理論的實踐計畫,其主旨在培養博雅的全人心靈。主要由阿德勒在1982年領導的「派代亞小組」發表「派代亞計畫」,位中學規劃了基本的學校教育,嘗...
廣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涉及的方面廣、範圍大。如:「這一事件受到大眾廣泛的討論。」
相提並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把性質、情況相似的人物或事件放在一起討論或同等看待。如:「此一時,彼一時,怎麼可以相提並論?」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