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109.3725 ms
共 17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輔導教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而終的經營理念;輔導教師藉由教師專業學習社群的實施過程,鼓勵夥伴教師在信任、合作及共同參與的基礎下,認同每位成員都可以在不同職位、不同角色上貢獻自己的專業知能及專長(蔡進雄,2010;Jackson, 2009)。輔導教師需同時具備自我反思之能力,且需具備聆聽、同理之特質,更需有引導夥伴教師反思的能力。一旦社群成員營造出彼此信任分享、開放互動的學習氛圍,社群定能朝正向發展;因此,輔導教師為維繫教師專業學習社群之發展,除了需在教師知能的層面上,讓參與的成員感到內容豐富、收穫豐碩之外,也需在彼此感情的層面上,提供適時的支持與...
|
葉石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寫出少年浪漫的情愫,深受喜愛異國情調、藝術至上的西川滿欣賞。它反映台灣青年在皇民化運動中,已經完全認同問題。他無視文學的社會性,也不知道文學的時代使命。他華麗、耽美主義呈現一種「異味」。他曾受聘「文藝臺灣」擔任助理編輯,因而與西川滿的「外地文學」關係密切。這個階段,由於不瞭解殖民地統治下,台灣民眾被欺凌的真實生活,並堅決相信在藝術無國界,和當時以台灣人為主的「臺灣文學」,關係惡劣。民國三十三年,光復前一年,他因戰事越來越激烈,對自己的文學態度有所反省與批判,並和西川滿齟齬,遂辭去工作,回台南任台南立人國民學校教師。戰爭...
|
說服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能改變他人的看法、觀念,使人認同、心服的力量。如:「這部電視劇所表現出的道德觀念,頗具說服力。」
|
社區主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社區主義(Communitarianism)社區主義就站在另一端來思考,他們認為我們所認定的真、善、美的標準都是既成社會的產物,我們不可能逃脫出社會而自創一套標準來。我們的認同、人格特質等各種特點,都是社會的產物,必須遵循現有的規則才能逐級而上。社區主義所指的「社區」不是像國家這樣大的團體,而是類似家庭、族群、街鄰等。社區主義把這樣的團體當作一種善,即具正面意義的存在。亞里斯多德就指出,所謂的美德(virtue)要放到某一社會來衡量才能顯出其善的價值。也就是任何的價值都要放到某一社會中才能成立,而不是舉世皆準的。泰勒指出...
|
賴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主編新潮文庫的醫生文人林衡哲,則尊稱賴和為「台灣現代文學之父」。• 賴和是閩南化的客家人,仍保有客家認同,但已經不會說客家話,曾賦詩道:「我本客屬人,鄉語逕自忘,戚然傷抱懷,數典愧祖宗。」• 幼年接受古典漢文教育,後受完整日本語教育,漢語白話文全靠看書自學的他,堅持使用漢語白話文寫作許多小說、散文、評論、新體詩,是使用漢語白話文創作現代台灣文學小說的第1人,並嘗試將台語(台灣河洛話)寫入小說對話,是台灣鄉土文學和用台語做文學寫作的第1人。• 他用漢詩(漢語古典詩)言志、抒懷,用白話文學作品啟發台灣人民的國民性。 ...
|
馬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所交流,卻從未以「反抗傳統藝術者」自居,也未曾參加過印象派的展覽;在追尋新藝術方法的同時也注重官方的認同,在馬奈的畫作中,可看見他在開拓新風格之際也未完全拋棄、鄙視舊的技法,正因這種介於寫實與印象的「過渡」特色,新、舊畫派、官方皆對他推崇備至,他運用純色、平塗的手法影響了後世無數的畫家,如:莫內、雷諾瓦。在取材方面,馬奈常以日常生活的場景作為主題,也能在某些作品中窺見他的左翼傾向。 重要作品<草地上的午餐>、<奧林匹亞>、<一杯啤酒>、<在阿戎堆時,莫內於船上繪畫>、<花園中的小孩>、<吹笛子的少年>、<女神遊樂廳的吧檯...
|
需求層次理論學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動去關心別人,如此一來以獲得群體間的歸屬感,使自己成為組織內的一員。舉例而言,包含友誼需求、同事間的認同感等等關愛的行為表現。 尊榮需求同樣的上述三種需求達成後,進一步產生尊榮需求,其主要希望獲得別人對自己的尊重,或者自己對於自己的認同感,也就是所謂的自尊感覺。舉例而言,包含他人對自己的認可與讚賞,或者自己對自己的自信心以及自主能力的展現。 自我實現需求在上述四種皆達成後,最後一項為對自我實現的要求,希望自己能更精益求精,往更高的領域發展,為自己訂...
|
野人獻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有人自覺芹菜美味,拿去獻給別人,別人既覺難吃又腹痛不已。典出《列子.楊朱》。後比喻自己欣賞的事物推薦給別人,卻無法獲得認同。亦用為人對所獻東西或意見的自謙之詞。如:「這一點微薄的禮物,只能算是野人獻芹,聊表心意而已。」
|
許地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服》的演講。當時張愛玲已就讀於港大,其甚有名的散文《更衣記》簡述了中國三百年來的婦女衣裝。因此普遍人認同張愛玲曾修讀許地山於港大開設的課,而其《更衣記》亦可作為許地山研究成果的一種延伸。[1] 參考書目 《作家許地山》,出版社:利文出版社,作者:餘思牧,ISBN 9629881322資料來源:中文維基百科責任編輯:呂友仁
|
健康與體育學習領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能增進人際關係、團隊表現及社區意識的行為。6-1-4認識情緒的表達及正確的處理方式。6-1-5瞭解並認同團體規範,從中體會並學習快樂的生活態度。6-2-1分析自我與他人的差異,從中學會關心自己,並建立個人價值感。6-2-2瞭解家庭在增進個人發展與人際關係上的重要性。6-2-3參與團體活動,體察人我互動的因素及增進方法。6-2-4學習有效的溝通技巧與理性的情緒表達,並認識壓力。6-2-5瞭解並培養健全的生活態度與運動精神。6-3-1體認自我肯定與自我實現的重要性。6-3-2肯定家庭教育及社會支持的價值,願意建立正向而良好的...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