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2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760.619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天地、陰陽間變化的規律、定數。《易經.繫辭下》:「陰陽合德,而剛柔有體,以體天地之撰。」
蛻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似詞:變化、改變、轉變、蛻化
多采多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姿態變化多端,色彩鮮麗迷人。後引申為內容豐富華麗,且變化多端。如:「他那多采多姿的一生,聽了真令人嘆為觀止。」也作「多彩多姿」。
見仁見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易經》相傳由伏羲制卦,文王作繫辭,孔子作十翼。共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易經》的內容,最早只是記大自然、氣象、天文等變化,供古代帝王施政參考之用,一般百姓則用為占卜吉凶。直到孔子為《易經》作傳,才賦予它哲理上的意義,成為儒家的重要典籍。《易經》的內容充滿神祕的色彩,理念幽微莫測,由宇宙運行乃至人事生滅,都有極精辟的見解。在所引典源《易經.繫辭上》中,解釋了生成天地萬物的「道」,說︰「陰陽的相反相生,生成了宇宙萬物,這就是道。承繼陰陽之道而生成萬物的就是善,而成就萬物的就是天命之性,也就是仁義道德。有仁德的人見到此道,就認為是仁;有智慧的人體會此道,就認為是智。百姓雖然日常受用此道,卻不知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蓍草稱為「策」。《史記.卷一二八.褚少孫補.龜策傳》:「夫摓策定數,灼龜觀兆,變化無窮。」宋.王安石〈禮樂論〉:「是故天之高也,日月星辰陰陽之氣,可端策而數也。」
長袖善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3.清.翁方綱《石洲詩話》卷三:「次韻用韻,至蘇公而極其變化。然不過長袖善舞,一波三折,又與韓公之用力真押者不同,未可概以化境目之。」
六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考」、「老」這對轉注字中,「老」必為先造的字。因受時間和空間因素影響,某地區在唸老字的語音發生了變化,為符合實際的語音,就把「丂」一注音符號加上,另造一「考」字。「老」和「考」是一對轉注字,也是絕對的同義詞,只是在形和音上稍有變化罷了。因為是同義詞,所以可以互訓。戴震、段玉裁不知轉注義是字的本義,而以訓詁上的假借義和引伸義說明轉注,為第一點不足之處。又,戴段的互訓說和「建類一首」無關,為第二點不足之處。(《說文解字敘講疏》)以上「義轉說」,只解...
開卷有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打開書本閱讀,即能獲得好處。[例]俗話說:「開卷有益。」我們平日應勤讀好書,變化氣質。
觸類旁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觸類旁通」係由「觸類」及「旁通」二語組合而成。 「觸類」是出自《易經.繫辭上》。〈繫辭〉上、下篇是〈易傳〉中的兩篇,主要是在闡述《易》道的起源與作用。其中有一段說:「用蓍草占筮,得到單卦,僅是一種『小成』。據所得的單卦加以推演、重疊,構成六十四卦,理解其剛柔相推而生的變化,進而增長對其他類似事理的認知,天下所有可能發生的變化便盡在其中了。」「觸類」即從《易經》原文中的「觸類而長」截取出來。 「旁通」二字則是出自《易經.乾卦》。《易經》六十四卦以乾卦為首,乾卦純粹由六個剛健的陽爻組成,象徵著天,是萬物的根源。當乾卦六爻淋漓盡致地發揮其功能,就能向旁伸展而通達萬物的性情,隨不同的時機,駕馭著六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變化。如:「變幻莫測」。宋.辛棄疾〈聲聲慢.征埃成陣〉詞:「征埃成陣,行客相逢,都道幻出層樓。」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