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3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28.131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夙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朝夕。《後漢書.卷五九.張衡傳》:「共夙昔而不兮,固終始之所服也。」
木人石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2.唐.李觀〈貽睦州糾曹王仲連書〉:「前此邑朱利見,多年遠客,非累削官,公豈不悉,微祿未畢,沉痾殆絕,公豈不知。此人真木人石心。得及今日,側聞州將撫之甚厚、言與津致,事猶見阻,觀與朱生胡、越之間耳。」
相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反覆不離散。《荀子.成相》:「精神相反,一而不為聖人。」
諂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逢迎阿諛。《左傳.昭公六年》:「民不,吾君賄,左右諂諛,作大事不以信,未嘗可也。」《三國演義》第九三回:「汝既為諂諛之臣,只可潛身縮首,苟圖衣食。」
資訊教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9;無線網路設備、資訊教育議題融入國中數學學習領域教學示例單元名稱 整數的加減法 適用階段 第四階段 設計者廖雪...
宣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展示。《左傳.昭公九年》:「自文以來,世有衰德,而暴滅宗周,以宣示其侈,諸侯之,不亦宜乎?」
東道主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東道主」之典源,提供參考。 《左傳.僖公三十年》九月甲午,晉侯、秦伯圍鄭,以其無禮於晉,且於楚也。晉軍函陵,秦軍汜南。佚之狐言於鄭伯曰:「國危矣!若使燭之武見秦君,師必退。」公從之。辭曰:「臣之壯也,猶不如人;今老矣,無能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過也,然鄭亡,子亦有不利焉。」許之。夜,縋而出。見秦伯曰:「秦1>、晉2>圍鄭3>,鄭既知亡矣。若亡鄭而有益於君,敢以煩執事4>。越國以鄙遠5>,君知其難也,焉用亡鄭以倍6>鄰?鄰之厚,君之薄也。若舍7>鄭以為東道主8>,行李9>之往來,共10>其乏困,君亦無所害,且君嘗為晉君賜矣,許君焦、瑕,朝濟而夕設版焉,...
振臂一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振臂一呼1.1 出處1.2 由來1.3 例句1.4 引用相關文獻 振臂一呼形容出面號召群眾,激勵人們的力量。振臂有舉手表示奮發的樣子。(註2) 出處李陵答蘇武書:「然陵振臂一呼,創病皆起」。(註2) 由來漢武帝天漢二年秋天,匈奴屢次侵略邊境,師將軍李廣利率領三萬騎兵,在祁連山附近攻打匈奴右賢王;騎督尉李陵則自請帶領五千名步兵,從居延海北方出發,分散匈奴的兵力,免得匈奴全力攻擊將軍。約定之日期過後,李陵就撤兵回來,在歸途中,碰巧遇到了匈奴...
版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國家的戶籍和地圖。《周禮.天官.司會》「凡在書契版圖者之」句下漢.鄭玄.注:「版,戶籍也。圖,土地形象,田地廣狹。」
社會運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概述2 基本概念2.1 壹、 動員結構2.2 、 政治機會2.3 參、 文化構框2.4 肆、 抗爭劇碼3 關鍵字4 參考文獻 概述社會運動屬於集體行為的一種;是指人群被說服而願意投入,進而被組織去提出、抵抗某種社會變遷或結構,多數參加社運者之間通常具有非正式、間接的網絡關係,而其中參與者都認同並支持該運動之理念與訴求,而非屬於發起該運動之組織而參加。(註1) 基本概念 壹、 動員結構不同於早期解組模型所強調的:社會運動是由扭曲的社會情境、斷裂的社會關係所產生的集體行為的結果;團結模型強調的是社運參與者之間的非正...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