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3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范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他猛烈抨擊了佞佛。認為佛教奇譎不經,尤其不屑於其神不滅論和因果報應的說法。並對信佛的漢桓帝進行了辛的嘲諷。范曄也反對天命論,認為「天道性命,聖人難言之,況乃臆測微隱,猖狂無妄之福,污滅宗親,以觖一切之功哉!」他還在《張衡傳》中大量收錄了張衡反圖讖引述的史實和論證。與此同時,范曄論證了陰陽禁忌的謬論。 著作《後漢書》《雙鶴詩序》《樂游應詔詩》《和香方》(今迭)《雜香膏方》(今迭)《百官階次》(今迭) 評價范曄的文風筆勢縱放,詞句綺麗凝煉,頗具駢文句法,有「博涉經史,善為文章,能隸書,曉音律。」之贊。其最大的成就是在貶官...
接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連續不斷。《文選.左思.蜀都賦》:「棟宇相望,桑梓接連。」《紅樓夢》第五二回:「忽覺鼻中一股酸透入顖門,接連打了五六個嚏噴,眼淚鼻涕登時齊流。」
張文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0年發表長篇小說〈山茶花〉連載于《台灣新民報》;評論〈台灣文學的將來〉、散文〈我的自畫像〉、小說〈薤罐〉、散文〈吾友張星建氏側寫〉于《台灣藝術》;小說〈憂鬱的詩人〉、散文〈檳榔籠〉于《文藝台灣》。  1941年脫離《台灣文藝》,與黃得時、王井泉、陳逸松、中山侑等人組「啟文社」,創辦《台灣文學》,與西川滿主持之《文藝台灣》分庭抗禮。發表小說〈藝旦之家〉、〈論語與雞〉于《台灣文學》;小說〈部落的悲劇〉于《台灣時報》;散文〈酒是稚氣還是邪氣〉于《文藝台灣》;評論〈台灣文化的自我批判〉于《新文化》;散文〈媽祖〉于《民俗台灣》...
捕風弄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追逐虛幻,毫無憑據。《隋唐演義》第一二回:「響馬得財漏網,瘟太守麵糊盆,不知苦,倒著落在我身上,要捕風弄月,教我那裡去追尋?」也作「係風捕景」。
撒潑打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任性胡鬧、潑的樣子。《程乙本紅樓夢》第八○回:「他雖不敢還手,便也撒潑打滾,尋死覓活。」也作「打滾撒潑」。
芥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芥菜子研細的粉末,味辛,常用作調味料。如:「不要沾太多的芥末醬,會把魚蝦的鮮味蓋掉。」
加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增加進去。[例]在酸湯內加入一些蔥花,味道會更鮮美。
黑寡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比喻心狠手的女人。
口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包圍的微小部分,齒根為長在骨質齒槽窩內的牙齒。(註2) 舌舌頭位於口腔底部,表面有味蕾,可感受酸甜苦等不同味覺,再由感覺神經傳像大腦。舌肌由各種方向交錯的骨骼肌所構成,在下顎底部的肌肉稱舌骨的小型骨片,可支持舌肌,使之靈活運動,並藉由攪拌食物,形成舌團。(註2) 口腔癌口腔癌發生在口腔內的惡性腫瘤,它會出現在口腔的任何部位,在台灣以舌癌與頰黏膜癌為大多數。大多是因為食用檳榔,檳榔中所含的檳榔鹼或破壞口腔細胞,形成癌症。經調查88%的口腔癌患者有長期食用檳榔的習慣。(註1)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 口腔英文關鍵字: oral...
食茱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植物名。芸香科崖椒屬,落葉喬木。莖高約六至十公尺;老幹具短瘤刺;嫩枝則密被尖銳刺。奇數羽狀複葉,小葉十一至三十一枚,細鋸齒緣。繖房狀聚繖花序頂生,花黃白色。蒴果球形,熟時開裂,種子漆黑色。嫩芽可作香辛料。可入藥、供食用。也稱為「茱萸」、「紅刺蔥」、「艾子」。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