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5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247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力不及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三十年。骨肉生離,不復相識。所與相隨時人士眾,皆已物故。超年最長,今且七十。衰老被病,頭髮無黑,兩手不仁,耳目不聰明,扶杖乃能行。雖欲竭盡其力,以報塞天恩,迫於歲暮,犬馬齒索。蠻夷之性,悖逆侮老,而超旦暮入地,久不見代,恐開姦宄之源,生逆亂之心,而卿大夫1>咸懷一切,莫肯遠慮。如有卒暴2>,超之氣力,不能從心,便為上損國家累世之功,下弃忠臣竭力之用,誠可痛也,故超萬里歸誠,自陳苦急,延頸踰望,三年於今,未蒙省錄。 〔注解〕 (1) 卿大夫:卿和大夫。後泛指貴族。 (2) 卒暴:突然發生的暴動。卒,音ㄘㄨˋ,突然。 ※◎2《後漢書.卷八八.西域傳》二十一年冬,車師前王、鄯善、焉耆等十八國俱遣...
飲水知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飲水思源」之典源,提供參考。 北周.庾信〈徵調曲〉(據《庾子山集注.卷六.郊廟歌辭》引)正陽1>和氣萬類繁,君王道合天地尊。黎人2>耕植於義圃,君子翱翔於禮園。落其實3>者思其樹,飲其流者懷其源。咎繇為謀不仁遠,士會為政群盜奔。克寬則昆蟲內向,彰信則殊俗宅心。渭橋有月支抱馬,上苑有烏孫學琴。赤玉則南海輪賮,白環則西山獻琛。無勞鑿空於大夏,不待蹶角於蹛林。 〔注解〕 (1) 正陽:夏季的方位居南方,故曰正陽。 (2) 黎人:百姓、民眾。 (3) 實:植物的種子、果實。
浮以大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出處2 意義3 相似詞4 例句 出處漢‧劉向《說苑‧善說》:「魏文侯與大夫飲酒,使公乘不仁為觴政‧曰:『飲不釂者,浮以大白。』文侯飲而不盡釂,公乘不仁舉白浮君。」 意義浮:違反酒令被罰飲酒;白:罰酒用的酒杯。原指罰飲一大杯酒。後指滿飲一大杯酒。 相似詞浮以一白 例句王曰:「不飲者,浮以大白!」
巧舌花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花言巧語」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論語》裡曾記載孔子的一段話:「巧言令色,鮮矣仁!」意思是話說得很動聽,臉色裝得很和善,可是一點也不誠懇,這不是仁的表現。宋代理學家朱熹在與學生講解這段話時,解釋說:「做任何事都要有誠心,沒有誠心便是不仁。說話動聽、和顏悅色,本來就應該這樣,而且也不害事,但如果為了取悅別人而不誠心的話,那是不可以的。」「巧言」二字有人解釋為說話不誠懇,朱熹告訴學生說:「依我之見,巧言是指虛假好聽的話,今天有不少讀書人舞文弄墨,妙筆生花,但寫的盡是些言不及義的文章,就是所謂的巧言,也就是『花言巧語』。」朱熹用「花言巧語」來解釋《論語》裡的「巧言」二字,後來「花言巧語」...
捷足先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擾,異姓並起,英俊烏集。秦1>失其鹿2>,天下共逐3>之,於是高材疾足者4>先得焉。蹠之狗吠堯,堯非不仁,狗因吠非其主。當是時,臣唯獨知韓信,非知陛下也,且天下銳精持鋒欲為陛下所為者甚眾,顧力不能耳。又可盡亨之邪?」高帝曰:「置之。」乃釋通之罪。 〔注解〕 (1) 秦:朝代名。西元前248∼前207,戰國秦滅六國後,秦王政統一天下,建都咸陽,實行中央集權。因秦始皇專制獨裁,二世皇帝殘暴統治,致使六國遺民紛紛起兵抗暴,後為劉邦所滅。 (2) 鹿:比喻帝位、政權。 (3) 逐:競爭、爭取。 (4) 高材疾足者:才能高,行動快的人。
困獸思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南部,後為秦所滅。 ◎2《左傳.定公四年》十一月庚午,二師陳于柏舉。闔廬之弟夫王晨請於闔廬曰:「楚瓦不仁,其臣莫有死志。先伐之,其卒必奔,而後大師繼之,必克。」弗許。夫王曰:「所謂『臣義而行,不待命』者,其此之謂也。今日我死,楚可入也。」以其屬五千先擊子常之卒。子常之卒奔,楚師亂,吳師大敗之。子常奔鄭,史皇以其乘廣死。吳從楚師,及清發,將擊之。夫王曰:「困獸猶鬥,況人乎?若知不免而致死,必敗我。若使先濟者知免,後者慕之,蔑有鬥心矣。半濟而後可擊也。」從之,又敗之。楚人為食,吳人及之,奔。食而從之,敗諸雍澨。五戰,及郢。
處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居於窮困的環境。《論語.里仁》:「不仁者不可以久處約,不可以長處樂。」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德行》劉孝標注引《續漢書》曰:「乏食,衣不蓋形,而處約味道,不改其樂。」
秋毫無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又《史記.卷九二.淮陰侯列傳》 亦載,韓信被劉邦任命為大將軍後,分析楚漢兩軍形勢,認為和項羽的殘暴不仁相較,劉邦進入關中後,軍紀嚴明,連秋毫般細微的事物都不敢傷害,並廢除秦國的苛法,只和百姓約法三章,所以秦民都希望劉邦成為秦王。後來「秋毫無犯」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對任何東西都不侵犯,絲毫都不取用。
割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極刑。將人斬殺後又放進湯鍋中煮。唐.韓愈〈通解〉:「故龍逢哀天下之不仁,睹君父百姓入水火而不救,於是進盡其言,退就割烹。」
不犯秋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又《史記.卷九二.淮陰侯列傳》 亦載,韓信被劉邦任命為大將軍後,分析楚漢兩軍形勢,認為和項羽的殘暴不仁相較,劉邦進入關中後,軍紀嚴明,連秋毫般細微的事物都不敢傷害,並廢除秦國的苛法,只和百姓約法三章,所以秦民都希望劉邦成為秦王。後來「秋毫無犯」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對任何東西都不侵犯,絲毫都不取用。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