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1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43.117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行為主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咨詢師指示,依焦慮最低的情境加以想象,如果中途有焦慮情緒產生,當事人表示立即停止,這是配合當事人的個人情況與步調而循序進行的,所以一般說來,“系統減敏法”需要比較長的時間。  3、塑造(shaping)  是對於達成目標行為的“逐漸形成”的一連串動作的設計。舉例來說,初進小學一年級的小朋友,可能不太懂得教室常規,要他們乖乖坐下來聽課,對於老師來說是一項挑戰。老師們常常使用的方法是:小朋友在教室內跑累了,靠近自己座位時,就給予獎勵,小朋友可能慢慢學會多“靠近”自己座位幾次,然後再把標準拉高,等小朋友坐下來時才給與獎勵,接著...
合浦珠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溫潤荊山進玉,吐宮商合浦還珠。」 02.明.謝覺《四喜記.第三六齣》:「合浦還珠喜不勝,小星恰合古人情。」
浮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5.比喻時光流逝迅速,世事變化無常。唐.韋應物〈淮上喜會梁州故人〉:「浮雲一別後,流水十年間。」元.關漢卿《魯齋郎》第三折:「不見浮雲世態紛紛變,秋草人情日日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察看、徵驗。如:「診病」、「診驗」。唐.司空圖〈與臺丞書〉:「鬻植之道,雖本於天時,亦且診於人情耳。」
助人三階段模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三階段模式的簡介2 三階段模式的假設3 三階段模式的意涵3.1 探索階段3.2 洞察階段3.3 行動階段4 關鍵字5 參考資料 三階段模式的簡介助人三階段模式是Clara E. Hil從相關研究中發展出來的跨治療學派的助人模式與技巧。此模式以實務、理論、研究為基礎,涵蓋個人情感、認知、行為上的改變歷程。此模式包含三個階段:探索、洞察、行動階段。 三階段模式的假設1.決定論基因決定了人類與生俱來的各種能力;環境的正向或負向因子可以協助或阻礙潛能的發展;早年經驗發展出的依附、自尊和防衛,是人格形成的基石。2.自由意志...
諺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流傳的俗語。形式上,句子簡短,音調和諧,內容包含食衣住行,各行各業,人情世態等,能反映出道理。如「有志者事竟成」、「聰明一世,糊塗一時」等屬之。
七手八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七手八腳,三頭兩面。」三頭兩面,就是比喻人詭譎善變,玩弄兩面手法。所以禪師語義當是用來形容塵世煩亂,人情複雜。因此要人「耳聽不聞,眼覷不見」,也就是有所不聞,有所不見的意思。後來「七手八腳」這句成語就是用來形容人多動作紛亂又沒條理。這句成語常見於小說中,例如《金瓶梅詞話》第七回:「七手八腳將婦人床帳、裝奩、箱籠,搬的搬,抬的抬,一陣風都搬去了。」《紅樓夢》第七○回:「這裡小丫頭們聽見放風箏,巴不得一聲兒,七手八腳,都忙著拿出個美人風箏來。」這兩個例子都是在形容多人一起動手,煩亂一片的樣子。
輔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生適應現有的生活環境。(四)父母的觀點調查發現父母認為輔導人員對學生的教育、職業問題最有幫助,而在個人情緒與社會這些問題上無大助益。家長普遍希望輔導人員能幫他們勸導子女去做有關升學或就業的抉擇,或是糾正他們不當的育兒方式。但是這種代子女決定升學問題,或是要馬上解決長久存在的親子問題,都是很不合理的期望。(五)社會大眾對輔導人員形象的看法認為輔導人員有義務提供人力,以滿足社會需求。因此職業輔導是重點工作,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變成是次要的工作重點。(六)「美國學校輔導人員協會」(ASCA,1964)所發表的「中等學校輔導人員工...
高抬貴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宋代邵雍〈謝甯寺丞惠希夷罇〉詩中有兩句寫到「能斟時事高抬手,善酌人情略撥頭」,大意是:既能審度當時的事情狀況,適當的抬高手寬容對方;又善於考慮人情事故,稍微的轉頭掉轉方向,顧及情理。後來「高抬貴手」這個成語可能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作請求寬容饒恕的客套話。
老死不相往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人雖然相距不遠,但彼此間卻互不聯繫。語出《老子.第八十章》。[例]現代社會人情淡薄,鄰居之間老死不相往來的情形很常見。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