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62.4993 ms
共 27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意到筆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本宋.何薳《春渚紀聞.卷六.東坡事實.文章快意》:「先生嘗謂劉景文與先子曰:『某平生無快意事,惟作文章,意之所到,則筆力曲折無不盡意,自謂世間樂事無踰此者』。」後以意到筆隨形容文思敏捷,得心應手。
|
六何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句,都不是是非題,而需要實在的答案。一個完整的報導就需要這些答案。此法除了用来分析文章,也被用来教导作文的写作、提升阅读能力和问题的分析。有时“如何”不計在內,變成“五何法”。 由來六何的概念最早由拉雅德·吉普林於1902年提出,他在《跟鱷魚拔河的小象》(The Elephant's Child)中寫下如下詩句:原文中譯I keep six honest serving-men:(They taught me all I knew);Their names are What and Why and WhenAnd How...
|
卷宗評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無法有效評量學生在這方面的能力和表現,所以卷宗評量便因應而生。卷宗評量在學校中的最早應用,是從學生的作文檔案開始,後來才應用在數學、特殊教育、及藝術等不同學科上。美國許多州也開始將卷宗評量納入全州學生能力檢定中;例如,佛蒙特州在1990年開始對全州所有四年級與八年級的學生,進行作文和數學兩科的卷宗評量工作,而肯塔基州在1992年也開始將 部分州測驗改為表現評量方式,其中也包含學生的「作文<...
|
茅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是平凡、灰色和令人窒息的東西,他幾乎把課餘時間都消磨在看小說上。古典小說啓迪了他的文思,同時也在他的作文格調上顯露出印迹。1913年,茅盾考入北京大學預科第一類。預科畢業後,由於家庭經濟的窘迫,便開始工作謀生。1916年8月,到上海商務印書館工作。開始在英文部修改英文函授生課卷,繼之和別人合作譯書。這樣,便有最初的翻譯《衣食住》(卡本脫著)問世。不久,又到國文部編寫《中國寓言》,一面也參與《學生雜誌》的編輯工作。1920年初,“五四”文學革命深入開展中,茅盾開始主持大型文學刊物《小說月報》“小說新潮欄”的編務工作。這時連...
|
函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通信的方法教學授課。[例]這家補習班的作文班是以函授方式上課。
|
衡陽紙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洛陽紙貴」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西晉的大文學家左思,是一個相貌木訥、口齒不清的人,因此沒有什麼朋友,儘管文筆出眾,也不被當時的人們所重視。左思對於寫作文章十分用心,他曾經花了一年的時間寫成〈齊都賦〉,描寫齊國首都臨淄的風光。接著他又想寫一篇關於三國時代魏、蜀、吳都城的文章,即〈三都賦〉。這時左思的妹妺左芬正好被選入宮,左思就藉這個機會搬到人文薈萃的京師洛陽居住。因為左思從未去過蜀國的成都,所以他就去拜訪當時的大文人張載,請教有關成都的風土民情。為了寫成〈三都賦〉,左思花了十年的時間構思,他的家中到處掛著紙筆,連廁所和籬笆上都不例外,只要一有靈感,他便立刻提筆寫下。在創作的過程中,左...
|
呂赫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都有相當大的影響。1934年,呂赫若自台中師範學校畢業,擔任峨嵋國小老師,並開始以呂赫若為筆名,創作文學作品。1935年,呂赫若的第一篇小說(牛車)於日本(文學評論)發表,當時他年方二十二,初試啼聲即備受文壇矚目。1936年,(牛車)楊逵的(送報伕)、楊華的(薄命),一起入選中國作家胡風所編的【朝鮮台灣短篇集-山靈】,成為最先被介紹到中國的台灣作家。1939年,呂赫若赴日本研究聲樂,他更深刻地體認到做為一個殖民地子民的悲哀,從而激發更飽滿的對抗能量。1942年返台,積極參項文化運動,加入由張文環所主編的(台灣文學),並...
|
曲盡其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將事物的妙處都能生動細緻的表現出來。形容表現的手法非常高妙。晉.陸機〈文賦序〉:「故作文賦,從述先士之盛藻,因論作文之利害所由,他日殆可謂曲盡其妙。」《宋史.卷二五二.郭從義傳》:「從義易衣跨驢,馳驟殿庭,周旋擊拂,曲盡其妙。」
|
朱元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方需要大量官員,地方舉薦外,也認用國子監生為官,以應一時之需。不過,科舉制度仍是此後取士的主要途徑,作文格式為八股,題目命自《四書》、《五經》,都成為定制。地方行政方面,明初將行中書省改為布政司,職掌僅限於民政與財政,另設按察司,掌刑罰監察等事,還設有都指揮使司,主管軍事。一省事務分歸三司,分權鼎立,互相牽制,決策大權自然歸於中央,中央對地方的控制也就大為強化。 軍事制度仿效唐朝府兵寓兵於農的精神,從京師到郡縣設立衛所,大抵一郡設所,數郡設衛。平時衛所軍官負責操練、屯田,有事則撥歸兵部派遣的總兵官統領。軍士別立戶籍,稱為...
|
合作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國際合作節(the International Co-operative Day)的簡稱。西元1921年,國際合作聯盟(the International Co-operative Alliance,ICA)在瑞士舉行第十次大會時,比利時代表向大會建議,以每年7月的第一個星期六為國際合作節,每年舉行慶祝儀式;此案經1924年第十一次國際合作聯盟大會追認,才正式確定。自此以後,凡有合作事業的國家均按期慶祝。1992年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宣布1995年7月的第一個星期六為聯合國國際合作節,以紀念國際合作社聯盟建立100周年。臺灣從西元1930年起開始即慶祝國際合作節以為紀念。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