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62.5008 ms
共 27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一步一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緊跟著別人後面走。參見「亦步亦趨」條。《鏡花緣》第一九回:「穩著步兒,探著腰兒,挺著胸兒,直著頸兒,一步一趨,望前而行。」後用以形容事事模仿、追隨別人。如:「作文章若一步一趨,模仿前人,豈不了無新意,毫無自我?」
|
文不對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文章內容和題目的意思不符合,或說話答非所問。如:「作文時要仔細審題,以免文不對題。」
|
王鼎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下同文,銘曰:「文心無語誓願通,文路無盡誓願行,文境無上誓願登,文運無常誓願興。」 寫作風格王鼎鈞創作文類以散文為主,另有論述、詩、小說及廣播劇本創作等,觸及面廣闊,而不論何種文體,王鼎鈞都能以豐富的人生閱歷、洗鍊的文字修養,將之運用裕如,並以「良工式古不違時」自我經營,頗耐時潮淘洗。其散文創作運用小說與戲劇的寫作技巧,對於此種文體的混合有首開風氣之功(在台灣而言),並擅用小故事烘托主題,不用艱澀的理論文字說教,也不用奇巧雄辯的方式灌輸人生大道理,而是以生活化的語言,與讀者心會神通。「人生三書」即以生動自然的語言穿插歷史...
|
不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不必拘守。如:「此次作文比賽,文白不拘。」晉.干寶〈晉紀總論〉:「而世族貴戚之子弟,陵邁超越,不拘資次。」
|
歐陽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而又不拘於韓,如碧波蕩漾的清池曲水,有別於韓文的渾浩流轉之長江大河。清代袁枚說:「歐公學韓文,而所作文全不似韓,此八家中所以獨樹一幟也。」(《隨園詩話·卷六》)曾與宋祁合修《新唐書》,並獨撰《新五代史》。又喜收集金石文字,編為《集古錄》,對宋代金石學頗有影響。有《歐陽文忠集》。
|
劉禹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間僅能容下一床一桌一椅的房子。半年時間,劉禹錫連搬三次家,住房一次比一次小,最後僅是斗室,他仍然讀書作文並寫下了《陋室銘》請人刻於石頭上,立在門前。《陋室銘》流芳千古,讓人在世俗的喧囂中感受到心靈的那份寧靜: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雲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劉、白劉禹錫和白居易是同年,在貶居的日子裏二人因為機緣而成了好友。後來劉禹錫被罷去和州刺史,北歸京師,途經揚州,遇...
|
行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作文。清.李漁《閒情偶寄.卷三.詞曲部.格局》:「繩墨不改,斧斤自若,而工師之奇巧出焉,行文之道,亦若是也。」
|
環境教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歷史與生態環境的變遷。1-2-4覺知自己的生活方式對環境的影響。1-3-1能藉由觀察與體驗自然,以創作文章、美勞、音樂、戲劇表演等形式表現自然環境之美與對環境的關懷。1-4-1覺知人類生活品質乃繫於資源的永續利用和維持生態平衡。 環境概念知識2-1-1認識生活周遭的自然環境與人造環境,以及常見的動物、植物、微生物彼此之間的互動關係。2-2-1瞭解生活周遭的環境問題及其對個人、學校與社區的影響。2-2-2認識生活周遭的環境問題形成的原因,並探究可能的改善方法。2-3-1瞭解基本的生態原則,以及人類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關係。2-...
|
許榮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生平許榮哲(1975-),當代華文作家,曾任聯合文學雜誌編輯,現為專職作家,作品以小說為主,亦有兒童讀物、作文書出版。與同世代作家高翊峰、李志薔、李崇建、甘耀明、王聰威、張耀仁、伊格言等作家合組8P,合著《百日不斷電》等書批評現今文壇,也同樣遭到不少創作理念不同的寫作者批評。其中以商業手法宣傳文藝營、講授「文學獎攻略」相關課程、名言為:「卡爾維諾死了!契訶夫也葛屁了!只有我還活著!」、「在寫作的路上,我知道自己是有翅膀的天使。」 作品《漂泊的湖》(聯合文學出版,財團法人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長篇小說創作發表專案補助)《吉普...
|
雍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定日後鑽研佛典的基礎。此外,雍正在滿、漢文字,經、史及書、畫方面都有相當的漢文化素養。雍正雖也能賦詩作文,有《御制文集》問世,但雍正一生的詩文總量,遠不如乃父乃子,所以雍正給後人的印象,似乎沒什麼詩情雅意、不善詩文,只有那嚴酷的政治雄才。其實,在雍正當時所處的時代環境,既要澄清吏治,又要改革弊端,使他不可能沉溺在閒情逸致當中,不允許他舞文弄墨,專事吟詩唱合。因此,他沒有留給後人多少學術性的論著,其著作大多與朝政有關,或出於時事而著,如《朋黨論》、與《大義覺迷錄》。但從那些大量的散文式上諭中,不難看出雍正具有相當的文學功底...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