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7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追求、追尋。《國語.晉語四》:「饜邇逐遠,遠人入服,不為郵矣。」唐.李白〈經亂離後天恩流夜郎憶舊遊書懷贈江夏韋太守良宰〉詩:「誤逐世間樂,頗窮理亂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稚嫩的動植物。《詩經.檜風.隰有萇楚》:「隰有萇楚,猗儺其枝。夭之沃沃,樂子之無知。」《國語.魯語上》:「且夫山不槎櫱,澤不伐夭。」
幼嫩的動、植物。《集韻.上聲.皓韻》:「夭,少長曰夭。」《國語.魯語上》:「且夫山不槎櫱,澤不伐夭。」三國吳.韋昭.注:「屮木未成曰夭。」《漢書.卷二二.禮樂志》:「眾庶熙熙,施及夭胎。」唐.顏師古.注:「少長曰夭,在孕曰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表示疑問。相當於「何」、「什麼」。《國語.魯語上》:「長勺之役,曹劌問所以戰於莊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房屋的正梁。《左傳.襄公三十一年》:「子於鄭國,棟也。」《國語.魯語上》:「不厚其棟,不能任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勸勉、鼓舞。如:「鼓勵」、「獎勵」。《國語.吳語》:「請王勵士,以奮其朋勢。」
室如懸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磬,古代矩形樂器。室如懸磬指居室空無所有,比喻非常貧窮。《國語.魯語上》:「室如懸磬,野無青草,何恃而不恐」。明.沈采《千金記》第二齣:「室如懸磬,難堪原憲之貧;地無立錐,敢懨史魚之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增加、幫助。如:「裨益」、「無裨於事」。《國語.晉語八》:「子若能以忠信贊君,而裨諸侯之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維持、保持。《國語.晉語四》:「姓利相更,成而不遷,乃能攝固,保其土房。」
6.捉拿、拘捕。如:「勾攝」。《國語.吳語》:「攝少司馬茲與王士五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添足所缺少的。如:「補充」、「填補」、「添補」。《國語.越語上》:「去民之所惡,補民之不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使擔負徭役、使勞動。《左傳.僖公三十三年》:「秦違蹇叔,而以貪勤民。」《國語.周語下》:「勤百姓以為己名,其殃大矣。」
3.幫助化解危難。《國語.晉語二》:「秦人勤我矣。」《後漢書.卷七十四上.袁紹傳》:「不聞勤王之師而但擅相討伐。」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