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23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15.571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新公(廖繼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從熟悉的題材中,變化新鮮的構圖,一直是廖繼春臨景寫生的出眾本事。他故意將右前方的樹叢以適當的傾斜度遮住了部分的水池,同時在右下角透出白徑以與左邊光亮的池面對照,導致整體構圖在富於變化中求得平衡。最令人激賞的是作者以感性的筆調將人之設施趣味化,而與周圍的花樹融合一片。
狄斯耐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美國人華德狄斯耐於西元一九五五年在美國加州洛杉磯附近創設的遊樂場所。占地六十四公頃,包括各種展覽、驚險的遊樂設施及奇幻的境地等。如:「狄斯耐樂是全世界小朋友十分嚮往的兒童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清性靈派大詩人袁枚的別墅。在南京北小倉山。本隨氏之,後歸袁枚,改稱為「隨」。今已廢。
  〔幼兒管理條例〕是國家教育委員會於一九八九年九月十一日發布的一項教育規章,共分六章三十二條。在第一章「總則」中,說明了制定該條例的宗旨和目的,確定條例的適用對象為三周歲以上學齡前的幼兒,同時也確定了地方各級政府在本地區幼兒事業發展過程中的責任,並提供了若干發展幼兒事業的具體策略等。
  在第二章「舉辦幼兒的基本條件和審批程序」中,明確規定必須將幼兒設置在安全區域內,必須具有與保育、教育的要求相適應的舍和設施,且必須符合國家的衛生標準和安全標準,幼兒長、教師應當具有幼兒師範學校(包括職業學校幼兒教育專業)畢業程度,或者經教育行政部門考核合格,同時還規定了幼兒中的醫...
七號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座位於臺北市大安區的大型森林公。面積二十五點九二九三公頃(含地下停車場),於民國八十三年三月二十九日落成啟用,正式命名為「大安森林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通俗常言疏證.地理.墳》引《小忽雷劇》:「約他們往墳上看花。」
幼稚(德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早在十七世紀教育家康門紐斯(Johann Amos Comenius, 1592~1670)就有對幼兒教育有系統的主張,但是後來所設立的托兒所(Kinderaufbewahranstalten)僅為一種慈善的設施。到一八四○年福祿貝爾(F.W.A. Froebel, 1782~1852)才從教育學觀點創立了幼稚,特別重視遊戲在幼兒教育上意義和親子教育。
  德國有學前教育中不屬幼稚教育的機構:從六個星期到一歲的育嬰所(Krippe),從一歲到三歲的托兒所(Krabenstube),下午或全天照顧六到十歲兒童的管護所(Hort),其中有兩種,一為全日制,一為半日制。有時將育嬰所...
  〔關於進一步辦好幼兒學前班的意見〕是大陸地區一九八六年由國家教育委員會頒發的幼兒教育文件。學前班是指附設於小學之內的學前教育設施。該意見中指出:在大部分地區幼兒教育尚不發達的情況下,舉辦幼兒學前班既是現階段發展農村幼兒教育的重要途徑之一,也是城鎮地區滿足群眾對學前教育的要求的一種教育形式;強調學前班不是小學一年級,不布置幼兒家庭作業及進行任何形式的考試,不搬用小學一年級課本。該意見的主要內容有五項:(1)端正舉辦學前班的指導思想;(2)教育活動的要求;(3)加強學前班教師的培訓;(4)努力改善辦班條件;(5)加強領導和管理。
群書題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藏群書題記〕,傅增湘撰,其中收錄傅增湘平日校書、讀書的題跋。所著錄的書,並不全是傅增湘的藏書,另外還包括北平圖書館、涵芬樓、楊氏海源閣、董康、朱文鈞等公私圖書館及藏書名家的藏書。其成書的經過及體例,分述於下:
  (一)成書經過
  此書計有三集,分別為:
1.初集:共8卷,162篇。為傅增湘民國24年(1935)前所撰的題跋。歷年發表在天津〔國聞周報〕上,〔天津大公報〕出版部曾經彙刊四次,編為〔藏書群書題記〕1至4集,後來此四集銷售一空,傅增湘便在友人的敦促下,於民國31年據原稿略加釐正,重新編排,析為8卷,以仿宋聚珍版排印,題曰初集,也就是今日所見的民...
  法國公立小學幼稚教師總會成立於一九二一年,至一九九三年之前曾數次更改名稱及組織章程。該會宗旨,一方面尋求宗教、政治影響力之外為小學及幼稚的教學問題獲得解決,以達其教育的完美境地;另一方面與教育人員共同維護並促進公立小學學生及幼稚兒童的一般權益。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