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5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41.31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親和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親近和諧的力量。如:「王先生對待員工一向關懷備至,因此頗具親和力。」
出言無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位十六年崩。 (3) 屬:音ㄓㄨˇ,同「囑」,託付。 (4) 百歲後:比喻死後。 (5) 視:對待、看待。 (6) 恚:音ㄏㄨㄟˋ,怨恨、憤怒。 (7) 嗛:音ㄒ|ㄢˊ,懷恨。〔參考資料〕 《三國志.卷一七.魏書.張樂于張徐傳.張郃》張郃字儁乂,河間鄚人也。……太祖與袁紹相拒於官渡,紹遣將淳于瓊等督運屯烏巢,太祖自將急擊之。郃說紹曰:「曹公兵精,往必破瓊等;瓊等破,則將軍事去矣,宜急引兵救之。」郭圖曰:「郃計非也。不如攻其本營,勢必還,此為不救而自解也。」郃曰:「曹公營固,攻之必不拔,若瓊等見禽,吾屬盡為虜矣。」紹但遣輕騎救瓊,而以重兵攻太祖營,不能下。太祖果破瓊等,紹軍潰。圖慚,又...
龍應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的文章裡這麼寫著:「你容不容許媒體獨立,你尊不尊重知識份子,你用什麼態度面對自己的歷史,以什麼手段去對待人民,每一個細小的決定,都繫在『文明』這兩個字上頭。」龍應台曾經說過:「我其實只是不相信,人權應該以政治立場來區隔。國民黨、共產黨、民進黨、他媽的黨,如果人的尊嚴不是你的核心價值,如果你容許人權由權力來界定,那麼你不過是我唾棄的對象而已。不必嚇我。」龍應台的《野火集》在當時的台灣引起極大的迴響及討論。據說20日內加印4次之多。在當時的台灣幾乎每5個人有1~3人看過這本書。《野火集》對台灣的解嚴起著極大的推動作用。甚至《...
後現代美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義者認為一切傳統意義上的崇高的事物和信念都是從話語中派生出來的短暫的產物,不值得「真誠」、「嚴肅」的對待。客觀世界和人自身都被異化了,歷史失去了方向和意義,社會體系不可改變。後現代主義作家不願意對重大的社會、政治、道德、美學等問題進行嚴肅認真的思考,他們不僅無視對這些問題的關切,甚至無視這些問題本身。他們不再試圖給世界以意義。(3)後現代主義文學崇尚所謂「零度寫作」,反對現代主義關於深度的「神話」,拒斥孤獨感、焦灼感之類的深沉意識,將其平面化。在後現代文學中,寫作消失了內容,而轉向「寫作」自身。作家僅僅把話語、語言結構當...
主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擁有主權的人。[例]他雖貴為主人,但對待僕人卻如親人一般。
相待如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相敬如賓」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相敬如賓」原作「相待如賓」。《左傳.僖公三十三年》載,春秋時代,晉文公派大夫臼季出使他國。途中經過冀地時,看到冀缺在田裡除草,而他的妻子送飯給他吃時,兩人彼此恭敬,就好像在對待賓客一樣。回到晉國後,臼季就告訴晉文公這件事,並說:「恭敬是德性的集中表現,能夠做到恭敬,就必定有德行;有德行的人,才能用以治理人民。」極力推薦冀缺,希望晉文公重用。但是晉文公認為冀缺的父親有罪,是不能任用的。臼季說:「父親的過失,是不應該再牽連子女的。像古時候舜因為懲罰有罪,流放了鯀,但卻舉拔賢人而重用了禹;管仲是桓公的敵人,但桓公以他為相而成就了霸業。君王在任用賢人時,只...
社會依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兒開始會以自己的方式來試圖影響依附對象的反應行為,可能會試著用假想母親反應的方式,來改變母親的回應或對待方式。最明顯的例子就是送嬰兒到保母家時,嬰兒會抗議性的哭泣,並抓住母親不放。因為嬰兒可能猜想,只要保母出現母親就會離開;而他也學習到,啼哭與抓住母親不放,可能會讓母親改變心意。 中英文關鍵字中文關鍵字:社會依附英文關鍵字:social attachment 參考資料陳嘉陽(2012)。教育概論(上冊),頁303-305。教甄策略研究中心。李麗枝(2006)。嬰兒期依附關係初探。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53。
學習過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我實現與自我意識的個人成長觀。通過學習過程中的民主參與達到公平協作的目的。以真誠信任和積極樂觀的態度對待人。強調個人主義。對現實有具體、務實的看法。強調形成性評量重於總結性評量。學習中的多樣性、首創性和自主性。注重一個人的整體發展,包括精神潛力開發。建構主義的學習環境建構主義視角下的學習過程,常常與學習環境創設聯繫起來。在達菲和喬納森(Duffy & Jonassen)合編的《建構主義與教學技術》(1991)一書中,許多學者都認為:有目的的知識建構可以借助帶有以下特點的學習環境得以促進。它們是:對現實提供多種表徵...
推誠布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開誠布公」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諸葛亮是三國時蜀國的政治家兼軍事家。東漢末年,他隱居耕讀,劉備聽說他的才能,於是三顧茅廬,登門請求諸葛亮出來從政。諸葛亮執政期間,路不拾遺,夜不閉戶。陳壽在《三國志》的〈諸葛亮傳〉中,對諸葛亮非常推崇,他讚揚諸葛亮在當丞相時,能夠「開誠心,布公道」,以真心對待部屬,處事大公無私,所以受到大家的愛戴。即便他「用法嚴峻」,但人民雖畏懼卻沒有怨言。軍政大權都操在他的手中,但後主對他絲毫不疑。因此,陳壽認為他是跟管仲、蕭何差不多的人物。後來「開誠布公」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誠意待人,坦白無私。
厚彼薄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優厚某一方而冷落另一方。指對人或事不一視同仁而有所偏頗。如:「父母對待小孩如果厚彼薄此,將會妨礙他們的人格發展。」也作「厚此薄彼」。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