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2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37.844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表示驚訝、驚嘆的語氣。《五代史平話.漢史.卷上》:「咦!您是甚人?在此打睡?」《西遊記》第六回:「咦!正是:欺誑今遭刑苦,英雄氣概等時休。」
昭然若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1.《文史通義.內篇一.易教中》:「先儒之釋《易》義,未有明通若孔氏者也。得其說而進推之,《易》為王者改制之鉅典,事與治明時相表裡,其義昭然若揭矣。」
循規蹈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拼音︰dào jǔ xún guī釋義︰即「循規蹈矩」。見「循規蹈矩」條。 01.元.黃溍〈代淛東使請立耶律文正公書院公牒〉:「凡升堂而入室,必蹈矩而循規。」 02.明.沈受先《三元記.第二三齣》:「積善存仁,蹈矩循規太古民。」 參考詞語︰蹈規循矩注音︰ㄉㄠˋ ㄍㄨㄟ ㄒㄩㄣˊ ㄐㄩˇ漢語拼音︰dào guī xún jǔ釋義︰即「循規蹈矩」。見「循規蹈矩」條。 01.明.徐霖《繡繻記.第三齣》:「空勞讀數行書,蹈規循矩沒是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律令。如:「法令」、「法律」。《韓非子.定法》:「法者,令著於官府。」
野人獻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1.《世宗皇帝硃批諭旨.卷六八.樓儼奏摺》:「惟念受恩深重,報稱無由。每有管窺蠡測之見,輒斤斤自得,上瀆聖聰。此種私衷,實類野人獻曝,初不知迂謬。錯誤之處,已不可勝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怨恨、責怪。《詩經.鄘風.載馳》:「許人尤之,眾穉且狂。」《論語.問》:「不怨天,不尤人。」
以德報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記仇恨,反以恩德回報他人。《論語.問》:「或曰:『以德報怨,何如?』子曰:『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北史.卷七○.韓襃傳》:「所獲賊眾,不足為多,俘而辱之,但益其忿耳。請一切放還,以德報怨。」
高風亮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2.明.顧成〈遼陽稿序〉:「吾邑黃斗南先生,高風亮節,海內傳誦,而獨怪其文辭不少概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幕府的簡稱。指古代將帥或行政官的府署。如:「幕客」、「入幕之賓」。明.袁宏道〈徐文長傳〉:「中丞胡公宗聞之,客諸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恩澤、恩惠。《論語.問》:「子曰:『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孟子.公孫丑上》:「且以文王之德,百年而後崩,猶未洽於天下。」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