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 101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制定、訂定。如:「立法」、「立案」、「立憲」。
|
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5.宣揚。《國語.晉語八》:「宣其德行,順其憲則,使越于諸侯。」
|
沒齒難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1.出處2 2.語譯3 3.故事內容4 4.相似詞、相反詞4.1 相似詞4.2 相反詞5 5.例句 1.出處 論語 憲問:「沒齒無怨言。」 2.語譯 一輩子很難忘記。 多用以感念人之大恩大德。 3.故事內容 無 4.相似詞、相反詞 相似詞 終身不忘、畢生難忘、永銘五中 相反詞 忘恩負義、過河拆橋、恩將仇報 5.例句 在我最危急的時候,靠他拉了我ㄧ把,我才有今日,這份恩情真教我沒齒難忘。
|
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遵循。《說文解字.辵部》:「述,循也。」《漢書.卷三○.藝文志》:「祖述堯舜,憲章文武。」唐.顏師古.注:「述,修也。言以堯舜為本始而遵修之。」
|
縹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高遠隱忽而不明。唐.白居易〈長恨歌〉:「忽聞海上有仙山,山在虛無縹緲間。」明.葉憲祖《易水寒》第二折:「縹緲層臺,勢凌空列星堪摘。」也作「漂渺」、「飄眇」、「飄渺」、「飄緲」、「瞟眇」、「縹眇」、「縹渺」。
|
自圓其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自行解釋自己牽強矛盾的說法,使無破綻。《官場現形記》第五五回:「躊躇了好半天,只得仰承憲意,自圓其說道:『職道的話,原是一時愚昧之談,作不得准的。』」
|
朋比為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李絳(西元764∼830),字深之,唐朝贊皇人。其一生時值中唐時期,國勢漸衰,外部藩鎮勢力越來越大,而朝中的朋黨之爭也愈演愈烈。李絳一向行正道,勇於犯顏直諫,深得唐憲宗的欣賞,每每徵詢其意見,協調事務。典源此處是摘自《新唐書.卷一五二.李絳列傳》,提到當時朝中朋黨之爭激烈,唐憲宗深以為慮,因而詢問李絳,李絳說:「自古以來君主最忌諱的就是結黨營私的小人,他們是以利益為趨向,完全不顧忠義道德。而正直的君子,則盡忠職守,不圖其他的利益,所以常常被奸人所陷害。如同漢朝的名節正直之士,彼此同心而愛國,但是卻被那些宦官小人所憎恨,所以就製造了黨錮之禍,想要消滅這些正人君子。以私利為趨向的人,因為都同樣擁有...
|
手舞足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3.《舊唐書.卷八九.王方慶列傳》:「比來朝官不遵禮法,身有哀容,陪預朝會,手舞足蹈,公違憲章。名教既虧,實玷皇化。」
|
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下級人員進見君主或上級長官。如:「朝覲」、「覲見」。《孟子.萬章上》:「天下諸侯朝覲者,不之堯之子而之舜。」《新唐書.卷二二四.叛臣傳上.李錡傳》:「憲宗即位,不假借方鎮,故倔彊者稍稍入朝。錡不自安,亦三請覲。」
|
目光如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形容人怒視。《周書.卷一二.列傳.齊煬王憲》:「憲辭色不撓,固自陳說。帝使于智對憲。憲目光如炬,與智相質。」《南史.卷一五.列傳.檀道濟》:「道濟見收,憤怒氣盛,目光如炬,俄爾間引飲一斛。」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