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2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616.961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推算歲時節氣的方法。如:「時曆」、「四分曆」、「太初曆」。《淮南子.本經》:「星月之行,可以曆推得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6.縊、上吊。《論語.問》:「自經於溝瀆而莫之知也。」《史記.卷八二.田單傳》:「遂經其頸於樹枝,自奮絕脰而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威脅、使害怕。如:「恐嚇」。《漢書.卷八○.宣元六王傳.淮陽王劉欽傳》:「王不許,博辭去,令弟光恐云王遇大人益解,博欲上書為大人乞骸骨去。」唐.賈島〈暮過山村〉詩:「怪禽啼曠野,落日恐行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快速、猛烈。如:「疾風知勁草」。唐.孟郊〈登科後〉詩:「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宋.孫光〈謁金門.留不得〉詞:「輕別離,甘拋擲,江上滿帆風疾。」
沒齒難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1.出處2 2.語譯3 3.故事內容4 4.相似詞、相反詞4.1 相似詞4.2 相反詞5 5.例句 1.出處 論語 問:「沒齒無怨言。」 2.語譯 一輩子很難忘記。 多用以感念人之大恩大德。 3.故事內容 無 4.相似詞、相反詞 相似詞 終身不忘、畢生難忘、永銘五中 相反詞 忘恩負義、過河拆橋、恩將仇報 5.例句 在我最危急的時候,靠他拉了我ㄧ把,我才有今日,這份恩情真教我沒齒難忘。
縹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高遠隱忽而不明。唐.白居易〈長恨歌〉:「忽聞海上有仙山,山在虛無縹緲間。」明.葉祖《易水寒》第二折:「縹緲層臺,勢凌空列星堪摘。」也作「漂渺」、「飄眇」、「飄渺」、「飄緲」、「瞟眇」、「縹眇」、「縹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制定、訂定。如:「立法」、「立案」、「立」。
自圓其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自行解釋自己牽強矛盾的說法,使無破綻。《官場現形記》第五五回:「躊躇了好半天,只得仰承意,自圓其說道:『職道的話,原是一時愚昧之談,作不得准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遵循。《說文解字.辵部》:「述,循也。」《漢書.卷三○.藝文志》:「祖述堯舜,章文武。」唐.顏師古.注:「述,修也。言以堯舜為本始而遵修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5.宣揚。《國語.晉語八》:「宣其德行,順其則,使越于諸侯。」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