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2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609.395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過失、惡行。如:「為非作歹」、「明辨是非」。《莊子.盜跖》:「強足以距敵,辯足以飾非。」《文選.任昉.王文集序》:「約己不以廉物,弘量不以容非。」
國色天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宣旨和接納上奏文表等事。簡稱為「中書」。 (4) 李正封:西元771∼844,字中護,唐京兆人。宗元和二年進士,曾任中書舍人。工詩,其〈牡丹〉詩盛傳都下,推為首出。〔參考資料〕 唐.白居易〈山石榴花十二韻〉詩(據《全唐詩.卷四四八.白居易》引)曄曄復煌煌,花中無比方。豔夭宜小院,條短稱低廊。本是山頭物,今為砌下芳。千叢相向背,萬朵互低昂。照灼連朱檻,玲瓏映粉牆。風來添意態,日出助晶光。漸綻臙脂萼,猶含琴軫房。離披亂剪綵,斑駮未勻妝。絳焰燈千炷,紅裙妓一行。此時逢國色,何處覓天香。恐合栽金闕,思將獻玉皇。好差青鳥使,封作百花王。
墮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脫落。《漢書.卷八○.宣元六王傳.淮陽王劉欽傳》:「今聞陛下春秋未滿四十,齒髮墮落。」
宣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公開告示,使眾人都知道。《周禮.秋官.小司寇》:「乃宣布于四方,刑禁。」《文選.王襃.四子講德論》:「宣布詔書,勞來不怠,令百姓遍曉聖德。」也作「宣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典章制度。《左傳.哀公元年》:「復禹之績,祀夏配天,不失舊物。」《新唐書.卷九六.杜如晦傳》:「方為相時,天下新定,臺閣制度,物容典,率二人討裁。」
一帆風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3.《官場現形記》第一九回:「從中進士至今,不上二、三十年,就做到副,也算得是一帆風順了!」
見義勇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孔子是春秋的賢人,於魯國從政時,魯國大治。後因政治理念與國君不合,周遊列國十三年,卻未受到其他國君的重用。晚年返回魯國,致力於古代典籍的整理,並且秉持「有教無類」的精神,開平民教育的先河,門下有弟子三千人。孔子十分強調「勇」的重要性,例如在《論語.問》中,孔子曾說︰「仁者,必有勇。」意思就是說,仁者重視正道而輕忽生命,見到合乎正道的事情,一定會勇於實行。又說「勇者不懼」,即是說勇敢的人無所恐懼。而在所引典源《論語.為政》中,孔子則說︰「見義不為,無勇也。」綜上所述,可知一個君子如果見到正道所當行之事,必然會勇敢地去做,要是因為害怕而不去做,那就不配稱為勇敢,只是一個怯懦的人。後來「見義勇為」...
牴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衝突、矛盾。[例]一般法令與法相牴觸時,則以法為準。
假公濟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濟私」。見「假公濟私」條。 01.《後漢書.卷四六.郭陳列傳.陳寵》:「斷獄者急於篣格酷烈之痛,執者煩於詆欺放濫之文,或因公行私,逞縱威福。」 參考詞語︰因公假私注音︰|ㄣ ㄍㄨㄥ ㄐ|ㄚˇ ㄙ漢語拼音︰yīn gōng jiǎ sī釋義︰猶「假公濟私」。見「假公濟私」條。 01.《後漢書.卷六三.李杜列傳.李固》:「太尉李固,因公假私,依正行邪,離閒近戚,自隆支黨。」 參考詞語︰假公營私注音︰ㄐ|ㄚˇ ㄍㄨㄥ |ㄥˊ ㄙ漢語拼音︰jiǎ gōng yíng sī釋義︰猶「假公濟私」。見「假公濟私」條。 01.明.余繼登《典故紀聞.卷七》:「近聞李進詐傳詔旨,偽作勘合,於彼召集軍民,復...
望之卻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猶「望而卻步」。見「望而卻步」條。01.明.徐光啟《徐光啟集.卷一○.書牘一.復周無逸學書》:「黨與二字,耗盡士大夫精神才力,而於國計民生,毫無干涉。且以裕蠱所為,思之痛心,望之卻步。」(源)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