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33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惡從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掉不好的行為,走上正途。如:「既然他已惡從善,你就別再時常追究他以前的過錯。」也作「惡向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原有的基礎上重新建造。如:「這片違建將要建成大樓了。」
慶曆學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慶曆學制革或稱慶曆興學,為北宋時所進行的第一次教育革。此次革發生於北宋仁宗慶曆間,主要推動人物是時任參知政事之范仲淹。促使范氏推動革之原因,見於其慶曆三年(1043)九月所上〔答手詔條陳十事疏〕中(參見「〔條陳十事疏〕」),以當時內有冗官冗兵之憂,外有遼、西夏之患。如欲進行政治革,卻因學校科舉成效不彰,導致人才不足,故亟謀革學校科舉,恢復〔周禮〕中「鄉舉里選」的精神,亦即士子先入學校就讀,然後再由地方選薦應舉。
  革的具體措施,據〔宋會要輯稿‧選舉三〕,慶曆四年三月,翰林學士宋祁等奏陳〔詳定貢舉條狀〕,詔行之。在學校方面的主要革有:諸路、州、府、軍、監,除舊有學...
查理大帝的教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查理大帝的教育革,是指西元八、九世紀時法蘭克(Frank)王國君主查理大帝(Charles the Great, 742~814)或稱查理曼(Charlemagne)大帝在王國境內所施行的教育革新工作。查理大帝雄才大略,是中世紀最偉大的君主之一;他有感於當時歐洲文教活動的衰微,遂推展了許多振興文教的措施,對於當時歐洲文教活動的復興頗有貢獻。歷史稱查理大帝在位期間(768~814)為「加羅林復興」(Caroligian Renaissance)。
  西元八○○年時,查理大帝受教皇加冕為神聖羅馬皇帝(Holy Roman Emperor);此使得由日耳曼民族組成的法蘭克人正式接管...
執迷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猶「執迷不悟」。見「執迷不悟」條。01.《陳書.卷三五.周迪列傳》:「其有因機立功,賞如別格;執迷不,刑茲罔赦。」 
名易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姓名。宋.張君房《雲笈七籤.卷八四.尸解次第事跡法度》:「乃乘馬躡虛,任意所適,或可名易姓,還反故鄉,無所忌難矣。」也作「變名易姓」。
換門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變門第出身,以提高身分地位。《三俠五義》第二回:「倘上天憐念,得個一官半職,一來換門庭,二來省受那贓官汙吏的悶氣。」也作「換門閭」。
翻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下子變主意。漢.審配〈獻袁譚書〉:「何圖凶險讒慝之人,造飾無端,誘導姦利,至令將軍翻然圖。」宋.范仲淹〈讓觀察史第一表〉:「當未危之時,勉以從事,及既危之後,翻然圖。」
課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課程進的目的在提高價值及品質優越性,使之更好、善及充實的義涵;而變只是變某一種狀況,其結果可能變好,亦可能不好。因此課程進是指因課程之變化而導致課程善,使課程變得更好、品質更佳或更充實,而且被視之為有價值的變。
  在課程變的過程中,隨時都有課程進發生的可能性。從最簡單的課程變,以一個新的課程要素替代另一個已存在的舊要素,或以多個新的課程要素替代舊要素,漸漸增加到針對可能促進課程品質的有利因素均加以變,至要求變教材、變支持系統、重組組織結構,或根本變實施者的價值觀等難度較高的變均有可能發生課程進。
  課程進的過程,可以先評估目前課程目...
理念本位的課程變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理念本位的課程變革(educational reform ideal based curriculum change)「人文課程方案」的教育革理念,包含三種不同層面的課程革新意圖。第一種是有關於課程材料的變革;第二層面是有關社會價值的變革;第三層面是指教學方法的變革。目錄1 一、課程的物質材料的變革2 二、課程的社會價值的變革3 三、課程的教學方法的變革4 關鍵字5 參考資料 一、課程的物質材料的變革就課程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