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46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50.009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力結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政治制度內,有效力分配的形態。
自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民在法律範圍內有行為的自由,非依法律,不受國家干涉的利。如居住遷徒的自由、信仰宗教的自由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集合力於某人或某單位。如:「他所服務的單位是一個非常集的機構。」
2.集合力於中央的制度。如:「共產國家是屬於中央集制度。」
威式領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根據勒溫(K. Lewin)、李普特(R. Lippitt)、懷歐(R.K. While)一九三九年的分法,威式領導是教師教室管理和領導的一種方式。教師只給學童命令,只給很少量的解釋,也不想提升良好的教室群體關係。所以,在教學情境中威式領導是指教師凡事自己下判斷作決定,要學生服從指令來完成各種任務。在這種領導方式下,學生只有服從,很少自由表達自己的意見。
  教師是課室中的主要領導者,因為教師具有公認資格。有獎懲力,有專業的知識與威,而且是學生的學習楷模,故教師的領導方式對班級氣氛有直接的影響,甚至是師生有無衝突的重要因素之一。研究顯示:威式領導下的教室,通常成果和效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書內記載有版登記的一頁,中文書多印在封底內頁,西文書印在書名頁反面。版登記事項一般包括出版品的著作人、出版人、出版地、發行人、發行地、出版時間和出版次數等,並注明行政院新聞局登記字號。
發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發表意見的利。如:「在民主社會中,每個人都有自由的發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建立威信的方法。《管子.山數》:「桓公問管子曰:『請問數。』管子對曰:『天以時為,地以財為,人以力為,君以令為。』」
2.謀術數。漢.桓寬《鹽鐵論.非鞅》:「商鞅以數危秦國,蒙恬以得千里。」《三國志.卷一.魏書.武帝紀》:「太祖少機警,有數。」
3.統計學上指用以衡輕重的數,稱為「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利之行使作用,稱為「能」。
教育基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教育基本教育以使人達到自我實現為目的,作為自由教育環境下教育實施之標的,我國於1999年施行教育基本法保障教育基本,並將定位為「協助個人追求自我實現」。而教育基本所欲保障之背後意義實與憲法之最終目的相同皆為人之自我實現,然,教育基本法特別聚焦於教育基本之上,並以此作為其建構之基底。而我國憲法第2...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爵祿和柄。《左傳.襄公二十三年》:「既有利,又執民柄。」唐.元稹〈錢貨議狀〉:「又何必授之重柄,假以利,徇彼之徼恩,成我之怨府。」
2.掌管財政之。宋.魏泰《東軒筆錄》卷二:「晚年多病,乞解利。」
3.泛指益。《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九四回:「現在我們中國所用的全是墨西哥銀圓,利外溢,莫此為甚!」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