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9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01.104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人生識字憂患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諺語)古人認為人生的煩惱自讀書認字開始。宋.蘇軾〈石蒼舒醉墨堂〉詩:「人生識字憂患始,姓名粗記可以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眼睛的分泌物。《廣韻.平聲.支韻》:「眵,目汁凝也。」元.康進之《李逵負荊》第三折:「似這般煩惱的無顛無倒,越惹你揉眵抹淚哭嚎啕。」俗稱為「眼屎」。
火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佛教用語。比喻熾燃著煩惱火焰的輪迴世界。《妙法蓮華經》卷二:「三界無安,猶如火宅,眾苦充滿,甚可怖畏,常有生老病死憂患,如是等火,熾然不息。」
過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對事情過分敏感。[例]他一向神經過敏,別人的一句閒話就會使他煩惱半天。
穢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佛經中稱凡夫所住的煩惱世界。《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五七三:「梵天當知,於此穢土護持正法,須臾之間,勝淨土中若經一劫或一劫餘所獲功德。」
十二因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佛教用語。佛教基本理論之一。指構成一切痛苦輪迴的十二項要件。即無明、行、識、名色、六處、觸、受、愛、取、有、生、老死。無明是指對佛法的無知;行是指有意志的行為;識是指死後,由於過去的行為,導致投生的心識;名色是指處在母胎中的身、心(識除外);六處是指眼、耳、鼻、舌、身、意六種身體感官和認識對象;觸是指感官對現象的接觸;受是指接觸後產生的感受;愛是指感官接觸後生起的欲望;取是指執著;有是指導致輪迴的行為。十二緣起之間的關係像環鏈相扣。老死和一切苦緣於生;生緣於有;有緣於取;取緣於愛;愛緣於受;受緣於觸;觸緣於六處;六處緣於名色;名色緣於識;識緣於行;行緣於無明。後者決定前者的存在,因此去除無明就沒有行,沒有行就沒有識的投胎,以至生和老死的一切煩惱也滅除。也稱為「十二緣起」。
迷離撲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撲朔迷離」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古樂府詩裡有一首〈木蘭詩〉,敘述一位女子代父從軍的故事。這個名叫木蘭的女孩子,有天在織布時,突然停下來嘆氣,煩惱著日前朝廷下了徵召令,要召她父親上戰場。木蘭覺得父親年事已高,可能無法承受戰地生活,而家裡也沒有哥哥可以代父親上戰場。於是,孝順的木蘭決定自己女扮男裝,代父親去從軍。在軍中,木蘭憑著堅忍不拔的精神,過了十二年都沒被發現是女兒身,還建立了不少功績。凱旋歸來後,她婉拒了君王賞賜的官位,只要求能回鄉過原本的生活。木蘭回到故鄉後,家人非常高興地迎接她。她回到房間,脫下軍裝,換回女兒裝,出來與同袍見面,大家都驚訝得不得了,這個在軍中一同出生入死的戰友...
缺衣少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基本的衣食需求得不到滿足。形容生活貧窮。明.李贄〈復李漸老書〉:「即此衣食之賜,既深以為喜,則缺衣少食之煩惱不言而知也。」也作「缺食無衣」。
不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煩惱。如:「父親在外終日操勞,只為使一家老小不愁衣食。」
湧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從下向上冒出的泉水。《漢書.卷六.武帝紀》:「秋七月,地震,往往湧泉出。」《西遊記》第二九回:「那國王心生煩惱,淚若湧泉。」也作「涌泉」。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