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7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642.1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退避三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4.《隋唐演義》第四六回:「徐懋功道:『弟前往寨中晤劉文靜兄,盛稱吾兄文章經濟,才識敏達,世所罕有。今日到此,弟當退避三舍矣!』」
殫精竭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白居易有感於自身所見所聞,故深有經世濟民的使命感,〈策林〉七十五篇就在此時寫成。文中白居易針對當時經濟、政治、軍事、文教各方面的弊端提出改革意見,大聲疾呼統治者應以天下之心為心,以百姓之欲為欲。而為表明冒死獻言之心,文章起始處先提了漢代朱雲的事跡。朱雲為西漢人,成帝時上書求見皇帝,當著眾臣之前,斥責以帝師升任丞相的張禹為佞臣。成帝大怒,命人將朱雲拖出去,但他死命地攀著殿裡的欄杆,即使欄杆折毀,仍大聲地說出諫言。事過之後,有人要更換折斷的欄杆,成帝命人將其保留,用以表彰這位忠貞剛直的臣子。白居易藉此事讚美皇上有納諫之心,更明言臣子有直諫之務,故云:「賤臣得不有犯無隱,以副陛下納諫之旨乎?殫思極...
生態系統理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統是指文化、政治、法律、社會階層及世界各地所發生的時事,因為國際環境的變化必然波及或影響各國的政治、經濟生活。 時間系統環境事件與生活方式的改變。 生態系統理論的特性1.人與環境是一個無法切割的整體,每個人的發展都受到這四個系統的影響。2.四個系統依與個體互動的頻率及密切的程度有所區別,由小到大如同草履蟲般的巢狀結構,並維持在一種動態平衡的(equilibrium)的狀態,且沒有一個系統是全開或全閉的。 教育的啟示1.生態系統理論強調每個層次的系統皆會影響學生的學習,小至家庭大至國家社會,因此,身為教育工作者必須了解到各...
青黃不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北宋神宗熙寧二年,王安石為相,推行名為「青苗法」,俗稱「青苗錢」的財政新政。政府在每年農家經濟拮据時,分兩次貸款給農民。正月貸而夏還,五月貸而秋還,還本時納二分利息,以免受高利貸剝削,也可增加政府收入。歐陽修上書反對新法,認為此法是向人民放債取利。他在文章中具陳施行青苗錢不當的地方,他認為:「夏季的糧食錢在春天發放,剛好是新穀還沒成熟,存糧又已吃完的時候,雖然不是每一戶人家都缺少糧食,但也有糧食不夠的,這還可以說是惠政。可是在麥子成熟、戶戶不缺錢糧的五月發放,就算不得『救濟困乏』,簡直就是向人民放債取利!」後來「青黃不接」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指新穀還沒成熟,存糧又已吃完;亦用來比喻有...
綽綽有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清.查慎行〈得家荊州兄都下書久而未答夜窗檢笥中舊札因續報章并作二詩奉寄〉其二:「陳東倘許持清議,經濟如兄綽有餘。」
生靈塗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近義:水深火熱,民不聊生,赤地千里,哀鴻遍野反義:四海昇平,安居樂業,國泰民安,豐衣足食辨似: 「生靈塗炭」及「民不聊生」都有人民生活困苦的意思。 「生靈塗炭」側重於所處的境遇,可用於受災或暴政統治等狀況;「民不聊生」側重於生計層面。 生靈塗炭 民不聊生 辨似例句 ○ ㄨ 有些國家內戰連年,當然免不了~,民怨四起。 ㄨ ○ 清朝末年,政治腐敗,經濟凋敝,物價飛漲,~。
每下愈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估量豬隻肥瘦,由腳脛的肉愈多,知豬愈肥。語出《莊子.知北遊》:「正獲之問於監市履狶也,每下愈況。」正獲、監市皆是官名,履狶是用腳踩著豬去試肥瘦。「每下愈況」本指要知道豬的肥瘦,要從最下部不易長肉的小腿部分去試,此處肉愈多,豬就愈肥。比喻從低微之處去看道,道就越明顯。此義後世罕用,或混同「每況愈下」,比喻情況愈來愈壞。如:「自從他父親去世後,他家的經濟情形每下愈況。」
民不聊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聊生,賴以維生。「民不聊生」指人民無法生活下去。形容百姓生活非常困苦。#語本《戰國策.秦策四》。 △「生靈塗炭」
可見一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由事情的某一點可推論其全貌。如:「報載今年各行業的年終獎金銳減。國內經濟不景氣的情況可見一斑。」
初級團體和次級團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留表面上的關係(5)團體成員間的關係是來自工作上的正式關係互動,比較少情緒投入隨工業化的發展,人們的經濟活動自家庭一道工廠的組織時,現代組織的生活經驗趨於普遍,人與人的關係越趨片面、形式化,於是次級團體就成為現代工業大型正式組織普遍的團體關係模式。註2 參考書目註1:Craig Calhoun/Donald Light/ Suzanne Keller原著,林瑞穗編譯,《社會學概論》,(臺北市:麥格羅希爾,2004)。註2:王振寰.瞿海源主編,《社會學與台灣社會》(臺北:巨流,2009三版)。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