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5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73.524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疆界。《左傳.僖公三十年》:「(晉)又欲其西封。」晉.杜預.注:「封,疆也。」
通宵達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北齊書.卷四.文宣帝紀》帝少有大度,志識沉敏,外柔內剛,果敢能斷。雅好吏事,測始知終,理劇處繁,終日不倦。……既征伐四克,威振戎夏,六七年後,以功業自矜,遂留連耽湎,行淫暴。或躬自鼓舞,歌謳不息,從旦通宵,以夜繼晝。或袒露形體,塗傅粉黛,散髮胡服,雜衣錦綵。拔刃張弓,遊於市,勳戚之第,朝夕臨幸。
投鞭斷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2.明.湛若水《格物通.卷一○.儆戒二》:「臣若水通曰:『人之心,儆與而已矣。儆則為戰兢臨谷之心;以保有大業;則為投鞭斷流之志,而大業以亡。」
後現代主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代主義者也認為知識在本質上是善良的。真理的發現可以使吾人控制其世界,征服人類的限制,更能去除人類史上虐人類的各種毀滅亂源(如疾病)。當然,這種逐步進步觀,是現代主義者看待事物的重要方式。然而,現代主義並沒有實現最初想法。舉例而言,科學和技術破壞了環境,產生了極權主義,帶著潛在核子威脅的世界戰爭也是建立在技術知識之上。誠如一位學者所說:「理性與科學並沒有使人躋於……烏托邦。」對現代主義的反思不勝枚舉,一種存在主義式的絕望,另一種代表立場即是後現代主義。[註1] 備註[註1]George R.Knight著,簡成熙 譯(2...
目光如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毀掉自己的萬里長城啊!」這件事傳出之後,北魏人就謠傳說:「道濟已死,其餘的南方人都不足畏!」果然就無忌憚地南侵。「目光如炬 」這句成語即出於此,原是形容人怒視時的眼光;後來也用來形容目光有神,或比喻見事透澈,識見遠大。
耀武揚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耀武揚威」原作「曜威耀武」。「曜」、「燿」、「耀」音義同。「耀」、「揚」皆有炫耀、誇示之意。語本漢.士孫瑞〈劍銘〉。士孫瑞,東漢扶風人。獻帝時任僕射,與王允共謀誅殺董卓。所作〈劍銘〉,稱頌寶劍的威力與鋒芒。文中所說的「巨闕」、「墨陽」都是春秋戰國時期的名劍,寶劍一旦出匣,便不會善罷干休,必然要把地上的山巒剖開,讓河川受屍體阻塞而斷流,它的光芒又使天上的虹霓消失。甲士揮舞著寶劍,大張揚威勢與武力,就要驚動偏遠荒涼的地區。後來「耀武揚威」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人得意張揚的樣子。
手舞足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1.《三俠五義》第二一回:「惟有四爺趙虎比別人尤其放,杯杯淨,盞盞乾,樂的他手舞足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成花紋的雲彩。《集韻.平聲.文韻》:「雯,雲成章曰雯。」金.王喆〈瑤臺月.攜雲放投閑路〉詞:「香煙起盤裊,盡成雯蓋。」《清史稿.卷九七.樂志四》:「帝奉帝,孫有孫,祥雯燦紫閽。」
目不識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始自幽州,欲於事初盡革其俗,乃發祿山墓,毀其棺柩,人尤失望。從事1>有韋雍2>、張宗厚3>數輩,復輕嗜酒,常夜飲醉歸,燭火滿街,前後呵叱4>,薊5>人所不習之事。又雍等詬責吏卒,多以反虜名之,謂軍士曰:「今天下無事,汝輩挽得兩石6>力弓,不如識一丁字。」軍中以意氣自負,深恨之。 〔注解〕 (1) 從事︰職官名。漢刺史佐吏,通稱為州從事,歷代因其制,宋廢。 (2) 韋雍:唐朝人,生卒年不詳。曾為太子賓客。張弘靖為幽州節度使時,其為觀察判官,攝監察御史。主政其間,與張弘靖多改習俗,引起當地居民不滿,憤而起亂,遭叛民捕殺。 (3) 張宗厚:唐朝人,生卒年不詳。為張弘靖任幽州節度使之從官,與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投身、投入。《史記.卷八三.魯仲連鄒陽傳》:「彼即然而為帝,過而為政於天下,則連有蹈東海而死耳,吾不忍為之民也。」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