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1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公平、得當。如:「公允」。《後漢書.卷五八.詡傳》:「祖父經,為郡縣獄吏,案法平允,務存寬恕。」
同舟共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反詞:同床異夢、各行其是、爾我詐、離心離德、分崩離析
居安思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6.《新唐書.卷一六二.獨狐及列傳》:「假令居安思危,以備不,自可阨害之地,俾置屯禦,悉休其餘,以糧儲屝屨之資充疲人貢賦,歲可以減國租半。」
鍥而不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鍥,鏤刻。舍,捨棄、停止。鍥而不舍指不斷刻下去而不停止。比喻努力不懈,堅持到底。《荀子.勸學》:「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晉書.卷八二.溥傳》:「鍥而不舍,金石可虧。」也作「鍥而不捨」。
不遺餘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據《戰國策.趙策三》載,戰國末年,秦國攻打趙國,於長平一役大敗趙軍。秦軍歸國後,秦王派人前往趙國,要求割讓六個城池做為講和的條件。趙王不知是否該答應,猶豫不決,便與臣子卿、樓緩商議。樓緩認為趙王應該割地求和,但卿卻認為萬萬不可,他問趙王:「大王您看秦國攻打趙國後收兵,是因為疲倦還是因為您?」趙王說:「秦國竭力攻打我國,如今收兵必定是因為疲倦的緣故。」卿接著說:「秦國不能完全攻下我國,因兵倦而歸。大王您如又將城池奉上,那不是幫助秦國來攻打自己嗎?如果以後秦國又來攻打,大王您恐怕連自救的力量都沒有了。」樓緩聽後,持相反的意見說:「如果連這六個小城都不願意割讓,難道要等秦國再來攻打,再割讓更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箭末端搭扣弦的部分。同「栝」。《書經.太甲上》:「若機張,往省括於度,則釋。」唐.孔穎達.正義:「括,謂矢末。」《孔子家語.卷五.子路初見》:「括而羽之,鏃而礪之,其入之不亦深乎?」
金科玉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愷。是以發祕府1>,覽書林2>,遙集乎文雅之囿,翱翔乎禮樂之場,胤3>殷、周4>之失業,紹5>唐、6>之絕風,懿律7>嘉量8>,金科玉條,神卦靈兆,古文畢發,煥炳照曜,靡不宣臻9>。式軨軒旂旗以示之,揚和鸞肆夏以節之,施黼黻袞冕以昭之,正嫁娶送終以尊之,親九族淑賢以穆之。 〔注解〕 (1) 祕府:宮廷保藏圖書祕記的地方。 (2) 書林:形容藏書的豐富。 (3) 胤:承繼,接續。 (4) 殷、周:殷,指殷商,朝代名,約當西元前十六世紀至前十一世紀,為商湯滅夏後所建立的國家,傳至紂,被周武王所滅。周,朝代名(西元前1122∼256),周武王滅商至周赧王為秦所滅,共歷八百六十七年。 (...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之,見得而忘其形;異鵲從而利之,見利而忘其真。莊周怵然曰:「噫!物固相累,二類相召也!」捐彈而反走,人逐而誶之。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漢.劉向《說苑.卷九.正諫》。 (2) 執翳:據木葉自蔽,即躲在暗處。翳,音|ˋ,遮蔽物。 (3) 搏:攫取。〔參考資料〕 漢.劉向《說苑.卷九.正諫》吳王欲伐荊,告其左右曰:「敢有諫者死。」舍人有少孺子者,欲諫不敢,則懷丸操彈,遊於後園,露沾其衣,如是者三旦。吳王曰:「子來,何苦沾衣如此。」對曰:「園中有樹,其上有蟬,蟬高居悲鳴飲露,不知螳螂在其後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蟬,而不知黃雀在其傍也;黃雀延頸欲啄螳螂,而不知彈丸在其下也;此三者,皆務欲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在前面的。如:「上篇」、「上卷」。《商君書.開塞》:「上不及夏之時,而下不修湯武。」
摧枯拉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漢書.卷一三.異姓諸侯王表》秦既稱帝,患周之敗,以為起於處士橫議,諸侯力爭,四夷交侵,以弱見奪。於是削去五等,墮城銷刃,箝語燒書,內鋤雄俊,外攘胡粵,用壹威權,為萬世安,然十餘年間,猛敵橫發乎不,適戍彊於五伯,閭閻偪於戎狄,嚮應於謗議,奮臂威於甲兵,鄉秦之禁,適所以資豪桀而速自斃也。是以漢亡尺土之階,繇一劍之任,五載而成帝業。書傳所記,未嘗有焉。何則?古世相革,皆承聖王之烈,今漢1>獨收孤秦2>之弊。鐫金石3>者難為功,摧枯朽者易為力,其勢然也,故據漢受命,譜十八王,月而列之,天下一統,乃以年數。訖于孝文,異姓盡矣。 〔注解〕 (1) 漢:西元前206∼220,由漢高祖劉邦創立。至漢獻帝...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