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406.2524 ms
共 69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溝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溝通目錄1 理論2 溝通的要素3 關鍵字4 參考書目 理論溝通具有許多解釋,根據賽蒙之解釋乃是組織中的某一分子,將其決定前提傳達給另一份子的歷程,而在國內學者黃昆輝的解釋中提到,溝通是經由語言或其他符號,將一方的訊息、意見、態度、知識、觀念乃至情感等,傳至對方的歷程,因此根據上述兩位學者的說明中,大致可分析出幾項溝通的重點,首先,溝通必須是由至少一人以上之行為,再者兩者必然產生互動,最後雙方訊息達到傳遞的結果。(註1) 溝通的要素以下根據Krone歸納觀點,主要有下列幾項訊息 為每一位參與溝通者,所傳遞的語文或非語文線索...
|
新移民子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為『外籍配偶』。大家常誤以為『外籍配偶』一詞為代稱東南亞或亞洲地區因婚姻關係而遷移之女性,其實這樣的觀念是錯誤的,『外籍配偶』一詞包含了各個國家不分男女,只要是因為婚姻關係而與他國之人士結婚,另一半皆可稱之為外籍配偶。而大家對於『外籍配偶』一詞會有這樣的誤會,主要是因為近年來台灣地區的男性與東南亞地區的女性跨國通婚數量大幅增加,以致於『外籍配偶』一詞常用於東南亞女性身上。註2而近幾年來新移民子女的人數不斷攀升,主要原因為政策的改變以及跨國交流的密集,根據教育部統計處統計,新移民子女的小學入學人數,於民國 92年僅兩萬多人...
|
畜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罵人的話。指人無道德觀念,如同禽獸。《隋書.卷三六.后妃傳.宣華夫人陳氏傳》:「上恚曰:『畜生何足付大事,獨孤誠誤我!』」《老殘遊記》第一回:「你們這些沒血性的人,涼血種類的畜生。」也作「畜牲」。
|
教師知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量等四項。6.教學基礎知識。其中,Tamir不同於Shulman所提的,在於Tamir 強調「技能」觀念,教師除了需具備「知道什麼」的「命題知識」之外,尚需具備「知道如何使用」的「程序性知識」,亦即教師在教學中不能只知道傳授知識,更重要的是要瞭解教的方式及過程技巧,讓學生明白學習的方式,才是一個完善的教學歷程。 參考書目湯誌龍著/教育概論,頁25-28。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教師知識英文關鍵字: Teachers' knowledge
|
環境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早在1972年斯德哥爾摩會議宣言中,環境權已被界定為「人(類)享有自由、平等與在一個優質環境中過有尊嚴與幸福生活必需調件的基本權利」,這原則在1992年里約熱內盧會議再度重申,並提出全球夥伴關係的新觀念及有關國際法的制定。雖是如此,當代社會強調經濟發展,對環境諸多破壞,如空氣、河川的污染等等。環境權也涉及到這一代人與後代子孫的關係,如這一代人是否有權利把森林砍光、石油耗盡或使某些物種因之消滅?這些議題,不論在法律或倫理層面都引起很大爭論。
|
康米紐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斷精進,使靈魂和身體相配合,反對了天主教「肉體是靈魂的監獄」之看法。(二)知識論:基於「泛智」的哲學觀念,希望嬰孩在六歲以前,要了解各種知識的概略,主要途徑為透過感官的實物教學。 教育觀1. 教育目的:希望獲致和平、安詳、康樂的幸福社會。2. 教育主張:受到基督宗教的影響,認為人是由上帝創造,因此人皆有相同的價值,所以主張人人皆有受教育的權力,無論貧窮、階級、性別…等,因此設計了全民入學的學校制度;此外,所有事物皆由帝創造,故任何事物皆有學習的價值。3. 教育方法:自然教學法(順應兒童的自然發展)。4. 教育制度:根據學...
|
壓抑作用(Repression)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壓入潛意識層面中。不被超我所接受的,包括許多無法被意識接受的非分有害的想法、念頭、記憶、感受、願望、觀念、情感、衝動、慾望等。把對於個體威脅太大的訊息,藉由打消或強加壓抑,從意識知覺裡排除,使其訊息退縮至思想中的無意識部分。當個體下意識地將極度痛苦的經驗或慾望,潛抑至無意識之中,個體試圖將其遺忘或強行置之不理,藉以減輕內心的罪疚感,或解除焦慮及痛苦的狀態。由於從意識層驅入潛意識層,這些壓抑到潛意識裡的潛抑訊息,僅是暫時的潛伏,並未被遺忘或消失,仍會持續地暗中影響個體的行為,使個體在日常表現中不知不覺地做出一些自己也不明究...
|
情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各種情感和思想以一觀念為中心所形成的不易改變的行為原則。[例]尊敬國旗是愛國情操的表現。
|
意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特定的觀念或思考形態。[例]本土意識、民族意識
|
象徵暴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力量灌輸一種強制性的文化,所以象徵暴力的完成往往是藉由對個體意識與意志的控制。布爾迪厄的「象徵暴力」觀念則欲揭露教育行動的本質,依布爾迪厄之意,只要以獨斷的權力進行文化獨斷的強制,客觀上都是為象徵暴力,而要灌輸一種強制性的文化必須建立在教學溝通上,所以教學溝通基本上是一種制性文化傳遞的過程。因之,人們可以將教學行動視為一種教學溝通的過程,而在這教學溝通的歷程中,卻常出現以武斷的力量灌輸一種強制性的文化,進而使得教學歷程產生文化再製的現象。進一步地說,「象徵暴力」是透過各個團體及階段間權力關係來執行,宰制的團體及上層階段運...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