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218.7572 ms
共 69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立錐之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和孔子並非同時代,而盜跖也無法證實是否真有其人。本篇是寓言性質,莊子籍這篇故事表達自己崇尚自由無為的觀念。文中使用「無置錐之地」來形容堯舜湯武的子孫現在的處境,像連豎立一根錐子這樣小的地方都沒有。後來「立錐之地」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比喻極微小的地方。
|
中美建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意北京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入聯合國,也讓台灣的「中華民國」能留在聯合國,但不僅是抱持「漢賊不兩立」僵硬觀念的蔣介石不接受,國際環境也時不我與。1972年2月21日,尼克森終於抵達北京。他與中國總理周恩來長談,也與毛澤東交換意見。2月27日,尼恩在上海發表聯合公報,雙方表示「兩國關係的正常化,不但對兩國人民有利,而且對亞洲和全世界的緊張局勢有所助益」。 正式建交1973年2月,季辛吉與周恩來達成協議,互設聯絡辦事處,北京駐華盛頓的聯絡處人員還享有外交豁免權。同年11月14日,季辛吉與周恩來發表公報,載明中國與美國的關係正常化...
|
社會資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al)一書,該書所提到的社會資本界定於學校、道路、排水設施、機場等各種公共基礎建設,後來學者利用這種觀念,從硬體建設轉化為社會人際關係網絡觀念,包含期望、信任、規範與制度等內涵。 分類第一個社會資本層次:產生於鄰居之間的關係第二個層次:涉及到市民與社區系統的關係。整個社會資本的資源範圍,從財務、情緒、精神、心理、支持系統、關係、角色楷模、規範到正式制度等,倘能善用社會資本理念,有助於增進群體凝聚力、減少社會罪犯、強化社區價值、提升學校效能。 代表人...
|
捆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約束、束縛。如:「他被傳統的士大夫觀念捆綁住,無法接受新思想。」也作「綑綁」。
|
台北市立松山家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識,因為有好的人品,行事作為就不會偏差到哪裡。大家常說要「終身學習」,但是要從哪裡開始,才會讓這樣的觀念落實到學生心中呢?我們想到了,「閱讀」是一切學習的起點,養成學生閱讀習慣,讓學生喜歡閱讀,自然而然學習任何東西就不會有隔閡。當然知識的學習,仍是重要的一環,我們本著「務實致用」的理念,推動技職教育,不僅加強學生一般學科的能力,更強調實用技能的訓練,希望用不同於國中階段以記憶背誦為主的方法,改採用動手實作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從小成就中慢慢累積學習的自信心。最後,我們思考到臺灣是一個海島,主要依靠外貿出口,同時現在科技進步,...
|
不屑一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不可一世」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根據宋代羅大經撰寫的《鶴林玉露》記載,王安石年少時,狂傲自滿,以為無人能及。他曾經帶著名片登門求見理學家周敦頤,結果一連三次都被拒絕在門外。王安石因此滿懷怨恨,不再上門求見。作者羅大經認為,周敦頤想挫王安石的銳氣,沒有什麼不對,但一連拒絕三次是過分了些。假使王安石能跟隨周敦頤學習,矯正偏頗的觀念,就不會有煩苛擾民的新法產生。「不可一世」就是直接摘自典源的一個成語,用來指人驕橫自大,目空一切,以為他人無與倫比。
|
完全中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專招生壁壘分明,顯現了分流與入學制的僵化,造成了升學管道不暢。聯招制度最為人所稱道的是公平,但公平的觀念有兩個層次,一是理念的,一是技術的。而一般人所關心的公平問題是屬於技術層次,即考生成績的差異。而理念層次的公平,則是學生能夠升學到適當的學校或就讀有興趣的學系。因此在聯招的缺失下:只顧技術層次的公平,因循單一制式的作法,因而造成負面的教育效果及招生名額的浪費。教育部已重視這些教育問題並加以改革。為了讓每位學生都能適才適所,而發展了完全中學制度。 定義完全中學(complete school)係指在一學校行政系統中包含國...
|
問題導向學習模式(Problem-based_Learning_Model)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應做到下列四項:提供學習者思考性之開放問題,並安排真實問題情境,從師生的問答互動中,挑戰學習者既有的觀念及思考。使學習者有充分時間傾聽他人觀點,同時亦能盡力為自我之主張進行辯護,並於教學者與同儕的回饋中釐清思考脈絡,以增進對問題瞭解的深度及廣度。激發團體思考程序,藉著提出問題以鼓勵學習者作必要的反應,並適時地參與團體的討論。引導學習者針對問題進行討論,進而分析問題、找出相關資料和資源、使用電腦技術,練習確認問題與預測可能之結果,設立短期、長期的目標,適切地運用溝通技術,以掌握學習的過程,並發展終身學習的習慣與獨立學習之能...
|
永續發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 發展1.1987年聯合國布倫特蘭委員會(Brundtland Commission)提出永續發展觀念,即成為世界各國及國際性組織在面對全球環境變遷及環境問題的最高指導原則,2.促成1992年聯合國在巴西里約熱內盧舉行地球高峰會議(Earth Summit)。該會議中由與會的104個國家共同提出「21世紀議程」報告,提出「全球考量、在地行動」的概念,呼籲各國共同行動,追求人類永續發展。3.1993年初聯合國設置「聯合國永續發展委員會」,以為督導及協助各國推動永續發展工作。4.2004年8月,針對水資源、能源、健康、消滅...
|
教師文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最平和的一面,其中非正式團體對於新進教師的社會化影響非常大,資深教師幾乎可以灌輸新進教師相同的價值觀念與規範。(註1) 關鍵字中文:教師文化英文:teacher culture 參考書目註1 陳奎熹(1999)。教育社會學研究,頁87-88。師大書苑有限公司註2 陳奎熹(2001)。教育社會學導論,頁154。師大書苑有限公司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