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4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84.392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鴻鵠之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鴻鵠之志」這個成語的意思是比喻人有像鴻鵠一舉千里的遠大志向。《呂氏春秋.士容論》記載:齊國有一個人很會相狗,他鄰居託他買一隻能捕鼠的狗,過了一年才買到。他告鄰居說:「這是一條好狗。」鄰居養了幾年,那狗卻不捕鼠,他就告相狗的人。那人對他說:「這是一條好狗,牠的志向在追逐獐麋豕鹿,而不在捕鼠;你把牠的腳綁起來,牠就會開始捕鼠了。」鄰人就把狗的後腳綁著,狗果然捕鼠了。驥驁的氣勢,鴻鵠的大志,有可以印證人心的,就是精誠,有了精誠之心,自然神人相應,那是不能用言語說明的。後來「鴻鵠之志」被用來比喻志向遠大。
寡廉鮮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司馬相如,字長卿,漢蜀郡成都人。有一年,漢武帝派唐蒙修治經略夜郎、僰(ㄅㄛˊ)中二地。由於唐蒙徵集民工過多,又用「軍興法」殺了大帥,使巴蜀百姓大為震驚恐懼。武帝聽到這種情況,就派司馬相如去責備唐蒙,發布了一份文告(喻巴蜀檄〉,告巴蜀人民唐蒙的舉動皆非皇上本意,並且懇切要求巴蜀官民了解和支持皇上開發西南夷的行動。檄文中提到:被徵召行役的人,有的自相殘殺,有的逃跑,這不是為臣者的節操。但這不全是應徵者的罪過,而是「父兄之教不先,子弟之率不謹也;寡廉鮮恥,而俗不長厚也」。其意思是說父兄們平常沒有嚴格教育,也沒有給子弟樹立表率,才會讓人們缺少清廉、知恥的美德,而不知羞恥,世風當然也就不淳厚了。後來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5.比作、視同、處理。如:「以棄權論」、「以作廢論」、「告乃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告。《論語.雍也》:「子謂子夏曰:『女為君子儒,無為小人儒。』」《韓非子.說林上》:「魯人身善織屨,妻善織縞,而欲徙於越。或謂之曰:『子必窮矣。』」
背道而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戰國時,魏王欲攻打趙國邯鄲,季梁得知,以一駕車者欲往南方楚國,卻往北方行駛的故事諫魏王,告魏王若用攻伐的方法求取霸業,猶如往楚而北行。見戰國策˙魏策四。後比喻所要到達的目標和實際進行的方向完全相反。如:想考上大學就該勤奮讀書,而你現在卻整天到處晃蕩,這不是背道而馳嗎?
額手稱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2.《野叟曝言》第五七回:「須臾,任公等喜孜孜的陸續出來,說所以,沒一個不咋舌驚歎,如醉如夢,額手稱慶,欣喜欲狂。」
小時了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算得上是世交。」李膺和在場的賓客聽了,對於孔融的反應敏捷感到驚奇。這時太中大夫陳韙晚到,旁邊的人告他這件事。陳韙聽了說:「小時候聰慧敏捷,表現優良,長大之後未必能有所成就!」孔融立刻回了一句:「想必你小時候一定是很聰明慧黠囉!」陳韙當下覺得局促不安,說不出話來。後來「小時了了」演變為成語,用來指人在幼年時聰慧敏捷。
行雲流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後摔碎瓦盆,得道成仙的故事。而典源節錄的是故事開頭,內容是:莊子時常夢見自己化身為蝴蝶,他將這件事告他的老師──老子,老子點出這是因為他前世是隻成精的蝴蝶的緣故,莊子頓時醒悟,從此看開世間人事的興衰、窮通,像飄動的浮雲,流動的水一樣無足輕重,不再被世俗牽累。後來「行雲流水」被用來比喻平淡自然的事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譴責。《左傳.僖公五年》:「夷吾之,公使讓之。」晉.杜預.注:「讓,譴讓之。」《文選.司馬相如.喻巴蜀檄》:「讓三老孝弟以不教誨之過。」
食指大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春秋時楚人獻大鱉給鄭靈公,此時鄭國大夫子家與子公將入朝覲見,子公忽然食指動,遂告子家說:「他日我如此,必嘗異味。」典出《左傳.宣公四年》。後用以指將有美味的東西可以吃,或面對美食而食慾大開。如:「面對各種佳餚,令人不覺食指大動。」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