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4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搖曳、擺動。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二本.第一折》:「風裊篆煙不捲簾,雨打梨花深閉門。」明.陳子龍〈衷情.小桃枝下試羅裳〉詞:「風乍暖,日初長,裊垂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論語.陽貨》:「居,吾語女。」《晉書.卷六六.陶侃傳》:「常語人曰:『大禹聖者,乃惜寸陰;至於眾人,當惜分陰。』」
井底之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出皇帝的架子,所以心裡並不高興。後來,公孫述要給馬援封侯大將軍的職位,隨從的人們都願意留下來,馬援告他們說:「現在天下未定,誰成誰敗還不知道,公孫述不以謙虛的態度來迎接有才能的人,來和他共圖大事,反而修飾邊幅,像木偶一樣,這樣的人怎會留得住天下賢士呢?」因此馬援不願留下,便回去了。見了隗囂,馬援說:「子陽(公孫述字)不過是井底之蛙罷了,還要妄自尊大;我看他不值得重視,不如注意看看東方的情形再說。」但是,隗囂也不是成大事的人,後來馬援便投靠光武帝,立下了不小的功業。隗囂和公孫述先後都被光武帝滅掉了。 解釋 喻識見不廣 ...
世外桃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避戰亂遷居來此,以後就再也沒有出去過了。漁夫在桃花源住了幾天,想要回自己的家鄉。村裡的人叮囑他不要告別人這裡的事情,漁夫承諾後,依著來時的路出去,並且刻意記住到桃花源的路,然後,他在溪邊找到自己的船,划回自己的家鄉。一回到武陵縣,漁夫立刻到官衙告太守他所經歷的事情,太守也立刻派人跟隨漁夫去找桃花源,但是,卻再也找不到桃花源的蹤跡了。後來這個故事被濃縮成「世外桃源」,用來比喻風景優美而人跡罕至的地方。亦用於比喻心目中理想的世界。
郢書燕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才能出眾的人擔當重任。照這樣看,郢人致書突出‘舉燭’二字,其用意原來是為我獻策!”燕相國把這一想法告了燕王,燕王聽了十分高興。他以相國的政見為原則,廣招賢士,從而使燕國政通人和,日益強盛。摘自【明心網】(http://www.dajiyuan.com) 相近辭 穿鑿附會 牽強附會 望文生義 相反辭 歷歷可考 信而有徵 修辭譬喻 借代 資料來源多功能成語彙編 泰宇出版公司 p122實用成語辭典 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727
委曲求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曲意遷就以求保全大局。如:「有正當理據便應提出申,切莫委曲求全。」《野叟曝言》第七五回:「但父子天性,當委曲求全,如斷不能,亦當或繼或賣,全其命;即至無可繼賣,萬不得已,亦寧棄諸道路,以冀有憐而救之者;何至活埋於土,以絕其萬一之生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下對上、卑對尊、或民眾對官署的陳述。如:「稟告」、「稟明原委」。《宋書.卷四二.列傳.劉穆之》:「賓客輻輳,求百端,內外諮稟,盈階滿室。」《儒林外史》第一回:「翟頭役稟過了本官,那知縣時仁,發出二十四兩銀子來。」
舉一反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論語.述而》子曰:「不憤不啟1>,不悱不發2>,舉一隅3>不以三隅反,則不復4>也。」 〔注解〕 (1) 不憤不啟:不到學生想求明白而無法獲得時,不去開導他。憤,心中想了解卻有困難。啟,開導、教導。見「不憤不啟,不悱不發」。 (2) 不悱不發:不到學生想說卻說不出來時,不去啟發他。悱,音ㄈㄟˇ,心裡有意見想表露卻說不出來的樣子。見「不憤不啟,不悱不發」。 (3) 隅:音ㄩˊ,角、角落。 (4) 不復也:不再告他。復,再、又。
借花獻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為自己積功德,並要善慧答應,在他未得道之前,兩人生生世世結為夫妻。在善慧將花獻給燃燈佛後,燃燈佛告他日後必可成佛,號為「釋迦牟尼」,而借花的婢女就是釋迦牟尼成佛前的妻子耶輸陀羅的前身。後來這個故事被濃縮成「借花獻佛」,用來比喻借用他人的東西來作人情。
如坐針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詞語︰日坐針氈注音︰ㄖˋ ㄗㄨㄛˋ ㄓㄣ ㄓㄢ漢語拼音︰rì zuò zhēn zhān釋義︰每日如坐針氈。見「如坐針氈」條。 01.《大唐秦王詞話.第八數》:「相驚共從前事,日坐針氈不得寧。」 參考詞語︰坐若針氈注音︰ㄗㄨㄛˋ ㄖㄨㄛˋ ㄓㄣ ㄓㄢ漢語拼音︰zuò ruò zhēn zhān釋義︰猶「如坐針氈」。見「如坐針氈」條。 01.《楊家將演義.第一六回》:「九妹曰:『六哥受困谷中,想他坐若針氈。今夜即殺入遼營,以解其圍,好否?』」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