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 33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對答如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應對如流」之典源,提供參考。 《後漢書》逸文(據《太平御覽.卷四六三.人事部.辯上》引)孔融字文舉,孔子世孫也。李膺為河南尹,恃才倨傲,誡守門者,非吾通家子孫,不得輒通。融年十二,入洛,欲以觀其人,乃謂守門者曰:「吾與李君通家子孫耳。」守門者告膺,膺呼召問曰:「卿與吾有何所故?」融曰:「臣先君孔子與公老君同德比義,則臣與公累代通家也。」膺大悅,引坐謂曰:「卿欲食乎?」融曰:「須食。」膺曰:「教卿為客之禮,主人問食,但讓不須。」融曰:「不然。教君為主之禮,但置於食,不須問客。」膺慚乃歎曰:「吾將老死,不見卿富貴也。」融曰:「公殊未死。」膺曰:「如何?」融曰:「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
|
勸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規勸告誡。[例]他一意孤行,不聽勸告,才落得今天的下場。
|
警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使人警覺的告誡。如:「前方不遠處有一個連續彎道的交通標誌,警告駕駛人多加小心。」《舊唐書.卷三三.曆志二》:「黑月盡是月蝕節,亦以吉凶之象,警告王者奉順正法。」《宋史.卷二八五.列傳.賈昌朝》:「近年寺觀屢災,此殆天示警告,可勿繕治,以示畏天愛人之意。」
|
澹泊明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本三國蜀.諸葛亮〈誡子〉:「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澹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後因以澹泊明志表恬靜寡欲,志向高遠。如:「他一生澹泊明志,不汲汲於名利,深為世人所敬佩。」
|
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告誡。如:「誓師」。《書經.泰誓下》:「王乃大巡六師,明誓眾士。」《國語.越語上》:「句踐既許之,乃致其眾而誓之。」
|
知足不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知道滿足,就不會受到羞辱。《老子》第四四章:「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晉書.卷九六.列女傳.涼武昭王李玄盛后尹氏傳》:「今國雖小,足以為政,知足不辱,道家明誡也。」
|
生殺予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奪之法。
(3) 八枋:八柄,即爵、祿、廢、置、殺、生、予、奪。
(4) 詔:音ㄓㄠˋ,告訴、告誡。
(5) 爵:古代封給貴族或功臣的名位。
(6) 祿:俸給、官俸。
(7) 廢:停止、捨棄。
(8) 置:建立、設立。
(9) 殺:殺害。
(10) 生:生存。
(11) 予:給予。
(12) 奪:奪取。〔參考資料〕 《荀子.王制》君子者,天地之參也,萬物之揔也,民之父母也。無君子,則天地不理,禮義無統。上無君師,下無父子,夫是之謂至亂。君臣、父子、兄弟、夫婦,始則終,終則始,與天地同理,與萬世同久,夫是之謂大本。故喪祭、朝聘、師旅,一也;貴賤、殺生、與奪,一也;君君、臣臣、...
|
纖塵不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更好,便將衣缽傳授給他。典源又見《景德傳燈錄.卷三.僧那禪師》。內容則是表述僧那禪師的生平事蹟,他告誡弟子慧滿修道除了要能苦行外,還要能明本心,苦行才會有用。而要能明本心,就要隨時注意自己的心性所向,不要迷失。這樣心靈就會常保明亮,而不會有一點斷續間隔。後來「一塵不染」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比喻人品純潔,絲毫不沾染壞習氣。也用於形容非常乾淨,一點灰塵都沒有。
|
警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告誡,以使人注意。《三國志.卷六五.吳書.王樓賀韋華傳.賀邵》:「是以古之人君,揖讓以進賢,虛己以求過,譬天位於乘奔,以虎尾為警戒。」
|
訓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嚴厲的訓誡。[例]小華和同學為小事動粗,因而被父母訓斥了一頓。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