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3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24.9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望眼欲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杜甫,字子美,唐河南鞏縣人,是唐代文學史上了不起的詩人。他自小好學,七歲便能作詩,二十歲後漫遊各地,於洛陽認識李白。杜甫客居長安十年,不得志,仕途失意而過著貧困的生活。安史亂後,杜甫投奔肅宗,任左拾遺,後因直諫被貶華州,不久棄官移居成都,築草堂於浣花溪旁,世稱「浣花草堂」。後來投靠劍南節度使嚴武,擔任檢校工部員外郎,後世因稱為杜工部。嚴武死,他失去憑藉,又再度過著流離顛沛的生活。後來他攜家離開四川欲投靠親戚,途中病卒於岳陽,享年五十八歲。有《杜少陵集》。這首〈寄岳州賈司馬六丈巴州嚴八使君兩閣老五十韻〉詩,是杜甫送好友賈至及嚴武的詩。當時賈至因事被貶岳州司馬,嚴武也因事被貶巴州刺史,杜甫藉此...
疙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5.比喻難解的麻煩或心中的結。《官場現形記》第六回:「撫院來的三月頭裡,這協臺得著了文書,就是心下一個疙瘩。」也作「疙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門神。參見「神荼壘」條。
捷足先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拼音︰jié zú xiān zhàn釋義︰猶「捷足先登」。見「捷足先登」條。 01.明.王衡《輪袍.第四折》:「要攀不敢,身兒站定將人趕,是誰人捷足先占?」 參考詞語︰捷足先得注音︰ㄐ|ㄝˊ ㄗㄨˊ ㄒ|ㄢ ㄉㄜˊ漢語拼音︰jié zú xiān dé釋義︰猶「捷足先登」。見「捷足先登」條。 01.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一五齣》:「自古道:『中原逐鹿,捷足先得』,我們不可落他人之後。」 02.清.藍鼎元〈潮屬城池總論〉:「郡城扼要在湖山,置之城外,苟為捷足先得,茲城豈可守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祭祀時用的鬯酒。通「鬯」。漢.王充《論衡.恢國》:「成王之時,越常獻雉,倭人貢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排斥、拒絕。《後漢書.卷七四上.袁紹劉表列傳.袁紹上》:「今賞加無勞,以攜有德;杜黜忠功,以疑眾望。」《南史.卷五.齊本紀.廢帝林王》:「依違杜諫,乃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沉迷無節制。如:「溺於酒色」。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神思》:「理者苦貧,辭溺者傷亂。」《新五代史.卷三七.伶官傳.序》:「夫禍患常積於忽微,而智勇多困於所溺,豈獨伶人也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因心緒繁雜而悶。[例]煩悶、煩惱、心煩氣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抑不滿的心理。如:「滿腹牢騷」。
移花接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為栽植花木的方法,將花木的枝條接到別種花木上。後比喻暗中使用手段,更換人或事物以欺騙他人。《紅樓夢》第一○九回:「一則寶玉負愧欲安慰寶釵之心,二則寶釵恐寶玉思成疾,不如假以詞色使得稍覺親近,以為移花接木之計。」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