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5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09.372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大言不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3.《封神演義》第二回:「偶爾夤夜中賊計,輒敢在此躍武揚威,大言不慚。不日天兵一到,汝父子死無葬身之地。」
人心不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呈江西道廉訪使高納麟。第一套的內容陳述饑荒時「穀不登,麥不長」,民無以食的悲慘遭遇,而且憤怒地斥責了商富豪趁火打劫的罪行,展現元代社會嚴重的階級壓榨。第二套則是揭露官吏的無能與玩法亂紀。他形容一群暴發戶般的官員為「沒見識街市匹夫」,彼此狼狽為,勾結作惡,盡日將精力耗費在吃喝嫖賭,完全不顧百姓生計。並申辯說:「不是我要講他們的壞話,但怎麼能眼睜睜地看著邪惡戰勝正義?現在的人根本完全喪失了舊時代的淳樸,明明是人,但行事卻如禽獸一般。」後來「人心不古」演變為成語,用來感嘆現在的人,失去古人的忠厚淳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詐、狡猾。如:「黠鼠」、「狡黠」、「黠獪」。《後漢書.卷二.顯宗孝明帝紀》:「人冤不能理,吏黠不能禁。」
防患未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西北擇將東南益兵劄子〉:「其於東南之兵,計今之宜,雖不必如古者千乘之法,然稍增兵屯,使緩急足用,以銷萌,除患於未然,亦治體之所宜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善於花言巧語巴結的人。如:「佞」、「邪佞」。《喻世明言.卷四○.沈小霞相會出師表》:「詩中有借虜除佞之語,意在不軌。」
2.迷惑、困惑。唐.元稹〈和李校書新題樂府.立部伎〉:「聲入耳佞人心,侏儒飽飯夷齊餓。」
理直氣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寫完念了幾遍後,把詩拿到燈上燒了,叫道:「老天,老天!你若還有知,將何言抵對?我司馬貌一生鯁直,並無佞,便提我到閻羅殿前,我也理直氣壯,不怕甚的!」這件事被夜遊神發現,奏知玉帝。玉帝聽到後大怒,要治他的罪,後來聽了太白金星的建議,讓司馬貌代理閻王的工作半日。司馬貌在短短的半天時間,就把三百餘年久滯之獄判得清清楚楚,因此得到玉帝的賞識,賜給他來生王侯之位,以彌補他今生的屈抑不遇。《警世通言.卷三六.皂角林大王假形》裡也用到「理直氣壯」一語。宋朝宣和年間,有個官人叫趙再理,他在廣州新會縣任知縣時,曾治了當地的皂角林大王,並將當地治理得路不拾遺,豐稔年熟。三年後,新官上任,趙知縣便回鄉,沒想到半路...
名列前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昔歲入陳,今茲入鄭,民不罷勞,君無怨讟,政有經矣。荊尸而舉,商、農、工、賈不敗其業,而卒乘輯睦,事不矣。蒍敖1>為宰2>,擇楚國3>之令典4>,軍行,右轅5>,左追蓐6>,前茅7>慮無8>,中權9>,後勁10>,百官象物而動11>,軍政不戒而備,能用典矣。其君之舉也,內姓選於親,外姓選於舊。舉不失德,賞不失勞。老有加惠,旅有施舍。君子小人,物有服章,貴有常尊,賤有等威,禮不逆矣。德立,刑行,政成,事時,典從,禮順,若之何敵之?見可而進,知難而退,軍之善政也。兼弱攻昧,武之善經也。子姑整軍而經武乎,猶有弱而昧者,何必楚?仲虺有言曰:『取亂侮亡。』兼弱也。〈汋〉曰:『於鑠王師,遵養時晦。』耆昧也...
禍起蕭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禍稔蕭牆」即「禍起蕭牆」。見「禍起蕭牆」條。 01.唐.劉蕡〈對賢良方正直言極諫策〉:「禍稔蕭牆,生帷幄,臣恐曹節侯覽,復生於今日矣。」 參考詞語︰禍興蕭牆注音︰ㄏㄨㄛˋ ㄒ|ㄥ ㄒ|ㄠ ㄑ|ㄤˊ漢語拼音︰huò xīng xiāo qiáng釋義︰即「禍起蕭牆」。見「禍起蕭牆」條。 01.唐.鮑溶〈長城〉詩:「禍興蕭牆內,萬里防禍根。」 參考詞語︰蕭牆禍起注音︰ㄒ|ㄠ ㄑ|ㄤˊ ㄏㄨㄛˋ ㄑ|ˇ漢語拼音︰xiāo qiáng huò qǐ釋義︰猶「禍起蕭牆」。見「禍起蕭牆」條。 01.唐.皮日休〈祝瘧癘文〉:「蕭牆禍起,帝座蒙塵。」 02.《三國演義.第八○回》:「陛下若不從眾議,...
倚老賣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倚老賣老」就是仗著自己年紀中來賣弄自己的閱歷,有瞧不起別人的意思。在戲曲小說中常見,例如元雜劇《謝金吾》,全名《謝金吾詐拆清風府》,又名《清風府》、《私下三關》,作者已不可考。劇中敘述宋真宗時王欽若欲陷害楊家未能得逞的故事。王欽若本是金國的細,本名賀驢兒,官至樞密使。他假意效忠宋朝,卻暗中幫助金國謀取宋室江山。楊家一門效忠宋朝,屢次阻止金兵進犯,是著名的抗金英雄。因此王欽若決定,要奪取宋室,必先鏟除楊家。於是王欽若命令女婿謝金吾,以修築御街為由,擅改詔書,拆毀楊家的清風樓。清風樓本是奉聖旨而興建,象徵著楊家對於朝廷社稷的功業。王欽若想藉此種羞辱,騙回駐守在瓦橋關的楊六郎,然後將他誣陷殺害。...
烏合之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5.《三俠五義》第一○○回:「趙爵久懷異心,將來國法必不赦宥,就是這些烏合之眾也不能成其大事。我何不將計就計,也上襄陽投在王那裡,看個動靜。」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