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76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之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大之法」指大教人的方法,其中有四種教理論是造成教育興盛的原因,另有六種情況是導致教育失敗的原因;君子必先全盤了解這些教育興廢的原因,然後才有資格為人師。
  〔禮記.記〕中云:「大之法,禁於未發之謂豫,當其可之謂時,不陵節而施之謂孫,相觀而善之謂摩,此四者,教之所由興也。」意指大的教方法是在不善之端未萌時即須預先防止;在恰當的時機必須把握機會教;不踰越教材的難度,勉強艱深的材料;令生互相觀摩,選擇優點來習,此四者相當於今日教育理論之預防法、及時法、漸進法、觀摩法,是教育最有效的方法。
  〔記〕中按著又說:「發而後禁,則扞格而不勝;時過然後...
人文科的主要概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文科係指與人類和文化有關或與分析、判斷人類價值和獨特精神有關的科,包括的研究領域為:現代與古典語言、語言、文、歷史、哲、考古、法、藝術史、藝術批評、藝術理論、藝術實踐,以及具有人文主義方法的其他社會科
  人文科的現代概念是由古希臘文化的教育和訓練體系「派代亞」(Paideia)一字引申而來,原係指西元前五世紀中葉基於詭辯派的理所設置的一門普通教育課程,此種博雅教育的目的在發展和諧與均衡發展的個人。人文科概念的另一個起源,是羅馬時代一種培養辯論家的教育課程。直到中世紀又轉變為基督教的基礎教育課程,包括:三(trivium)(文法、修辭及邏輯)與四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沒有根底的膚淺識。漢.張衡〈東京賦〉:「乃莞爾而笑曰:『若客所謂末膚受,貴耳而賤目者也。』」晉.范甯《春秋穀梁傳.序》:「釋《穀梁傳》者雖近十家,皆膚淺末,不經師匠。」後亦指治不求根本,識淺薄之者。《後漢書.卷三○上.蘇竟楊厚列傳.蘇竟》:「世之俗儒末,醒醉不分,而稽論當世,疑誤視聽。」
2.後。多用作自謙之詞。如:「得聞先生雅教,末受益匪淺。」《陳書.卷三三.儒林列傳.沈不害》:「臣末小生,詞無足筭,輕獻瞽言,伏增悚惕。」唐.韓愈〈讀墨子〉:「余以為辯生於末,各務售其師之說。」
3.非正統主流之。《抱朴子.外篇.自敘》:「晚又七尺宏趫,可以入白刃,取大戟。然亦是不急之末。知之譬如麟角鳳距,何必用之?」明.胡應麟《少室山房筆叢.卷二七.九流緒論上》:「儒主傳統翼教而碩士名賢之訓附之,雜主飾治救偏而傍蹊末之談附之。」
習策略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習策略教法2 (一) 習策略教的內容3 關鍵字4 參考資料 習策略教
前導組織體教模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前導組織體教模式1.1 「前導組織體」的功能1.2 「前導組織體」的撰寫與呈現方式1.3 「前導組織體」教模式結構1.4 中英文關鍵字1.5 參考資料 前導組織體教模式  「前導組織體」為Ausubel於1962年提出,他將之定義為「於教前提出之一個比
人本主義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本主義教法起源於一九六○年代對舊有教育思潮和體制的反省。此派者反對行為派的編序教(programmed teaching)原理,他們雖和認知派一樣強調發現式習的重要性,但認為舊有的教育忽略了習者的感覺(feeling)和情緒(emotions)等方面的教育。
  人本主義教法主張習者中心教法。習者具備潛能以擔負習的責任,在開放式的和無威脅的習環境下,他們會主動發現他們的需要和完成習目標的方法,教師扮演的是溫暖的、支持的、非介入的角色。
  提倡人本主義教育的著名者及其主張包括馬士洛(A. Maslow)的自我成長和習、羅吉斯(C. Ro...
有效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有效教(Effective teaching )目錄1 定義2 內容說明3 關鍵字4 參考資料 定義有效教的定義,依據國內外相關的研究與文獻探討,涵蓋幾個面向,分別是「合規範性」、「明確性」、「多樣性」、「成功比率」、「全心投入」、「任務取向」 內容說明1.有效教必須是合規範性的(normative)有效教<...
角色扮演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角色扮演教是設計模擬生活中、企業界、社會和政府組織等各種真實之工作與生活環境,由二或二個以上之生扮演情境中的各種角色,以實際習各行業職位之功能以及其人際關係,並尋找出具體的有關行業問題之解決方法。如何使生了解各技術行業之性質、組織之功能,以及行業組織中各成員之職責是一件重要的事,雖然其他教
團體動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團體動力
教師專業習社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定義2 教師專業習社群的共同特徵3 關鍵字4 參考文獻 定義  近年來由於習型組織的討論,針對各領域的策略與模式也因應而生,教師專業習社群的出現,使最直接運用教育專業的「校」,重新思考、打破舊有教師獨立教的文化,...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