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3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895.227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關閉。如:「虛掩房門」。《南史.卷二六.袁湛傳》:「席門常掩,三逕裁通。」唐.李白〈擬恨賦〉:「若夫陳后失,長門掩扉。」
洪水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及婚嫁卻無法自在的和她的愛犬相處,產生莫大的壓力故前去尋求諮商協助,治療師會藉由洪水法的技術讓個案到物店和狗接觸,但是想像中被狗追、咬的情形卻沒有發生,而漸漸放下對狗的恐懼與焦慮。(註二) 想像洪水法想像洪水法(imaginal flooding)的原理、程序和現場洪水法相似,差別只在於當事人面對的是想像情境,而非現實生活。相較於現場洪水法,想像洪水法能夠處理所有類型的焦慮情境是其優點,對於一些真實的創傷事件(例如墜機、強暴、水災、火災等),使用現場洪水法有其倫理上和實施上的困難與限制。謹慎地使用想像洪水法,能在不引起...
福祿貝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 球:代表調和、完美與圓滿、象徵神性的統一,提供聯繫法則。(2) 方形、立體:代表對立。(3) 小物:代表愛。(4) 自然的景物:代表美的風光。資料來源:戴帥(2012)。教育專業科目 。臺北市: 志光 生平介紹弗里德里希·威廉·奧古斯特·福祿貝爾,1782年4月21日-1852年6月2日),德國教育家,被公認為是19世紀歐洲最重要的幾個教育家之一[1],現代學前教育的鼻祖。他不僅創辦了第一所稱為「幼兒園」的學前教育機構,他的教育思想迄今仍在主導著學前教育理論的基本方向。創辦幼兒園1836年,福祿貝爾回到家鄉圖林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軍事、戰爭,或有關於軍事、戰爭的事情。如:「紙上談兵」、「談笑用兵」。《左傳.隱公三年》:「公子州吁,嬖人之子也,有而好兵。」三國魏.鍾會〈檄蜀文〉:「益州先主以命世英才,興兵新野。」
置若罔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明朝萬曆年間發生了「妖書」事件,禍連諸多朝中大臣,驚動全國上下。當時神宗已立長子為太子,即日後的光宗。而極為受的鄭貴妃連生三子,有人便寫了一篇文章,說鄭貴妃謀立己子,並直指皇帝將來會改立太子。由於內容均為胡亂推測之語,時稱之為「妖書」。神宗看了非常生氣,下令錦衣衛查辦,要找出寫這篇文章的人,處以極刑。一時間,傾朝都籠罩於妖書的陰影下,許多大臣因此受到牽連。當時的大學士沈一貫素與禮部侍郎郭正域不合,郭正域曾是沈一貫的學生,但郭正域一直對沈一貫不服,時常忤逆他,沈一貫因此懷恨在心。妖書事發後,有人向他密告可能是郭正域所為。沈一貫知道郭正域的為人,不可能寫下這篇大逆不道的文章,但一直對過去的事情耿...
諱莫如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諱莫如深」之「諱」,為隱諱、避諱之意。「深」,是重大之事。原是指隱瞞重大的醜聞,出自《穀梁傳.莊公三十二年》。魯莊公非常愛妃子孟任,因此想讓孟任所生的兒子子般繼任為國君,但莊公還有幾個兄弟也有資格繼承王位,因此王儲之事一直懸宕未決。莊公臨終前,問他的弟弟叔牙誰可以繼承?叔牙推薦另一位兄弟慶父,但莊公對慶父有心結,並不贊同。又問另一位兄弟季友,季友回答:「我願盡全力支持子般繼任。」莊公聽了才放心。後來季友設計毒死了叔牙,等莊公去世後,就輔佐子般代行國事。但這種作法引起慶父不服,於是派人將子般殺害,立莊公的另一個兒子閔公為國君。兩年後,又將閔公殺害,並再意圖謀害繼位的僖公。僖公也是莊公的兒子,...
志同道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hé釋義︰猶「志同道合」。見「志同道合」條。 01.明.陸采《明珠記.第二八齣》:「官居臺省,曾叨倖,只為愛山水窠巢,早離脫仕途坑阱。喜你志同心合,志同心合,果然堪敬!」 參考詞語︰同志合道注音︰ㄊㄨㄥˊ ㄓˋ ㄏㄜˊ ㄉㄠˋ漢語拼音︰tóng zhì hé dào釋義︰猶「志同道合」。見「志同道合」條。 01.清.方望溪〈兵部尚書法公墓表〉:「始知公忠孝發於至誠,體國憂民,常恨未得同志合道人,相與輔成治教,而深患時人惟知以虛偽比周自便其身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遣送、放逐。《左傳.昭公元年》:「秦后子有於桓,如二君於景。其母曰:『弗去,懼選。』」
三令五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說可以。於是吳王召集了宮中的嬪妃宮女,一共一百八十名,讓孫武指揮她們。孫武先將她們分成兩隊,命吳王最愛的兩個嬪妃做隊長,讓她們每個人都手持長戟,然後發布命令,要她們依令而行。女兵們都說:「明白了。」孫武又抬出鈇鉞等刑具,設定刑罰,並再三向她們申戒,一定要澈底服從軍令。但是當孫武擊鼓發出號令,女兵們卻大笑起來,完全沒有依令行動。孫武就說:「沒有把命令解釋清楚,這是將官的過失。」於是孫武再將剛才的命令詳細解說一次,接著又擊鼓發出號令。但是女兵仍然大笑,沒有依令行動。孫武便說:「沒有把命令解釋清楚,是將官的過失;既然命令已經解釋清楚,卻仍不肯聽令,這就是隊長和士兵們的錯了。」於是孫武命令隨從把兩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確實、的確、果真。《孟子.公孫丑上》:「信能行此五者,則鄰國之民,仰之若父母矣。」唐.柳宗元〈遊石角過小嶺至長烏村〉詩:「為農信可樂,居真虛榮。」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