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1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41.610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一種弦樂器彈奏指法。用手將弦撫按住。唐.白居易〈琵琶行〉:「輕攏慢撚抹復,初為霓裳後六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每、總是。如:「動輒得咎」、「所言輒從」。《史記.卷七.項羽本紀》:「楚戰三合,樓煩輒射殺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辦成、說妥。《董西廂》卷三:「願先生變雅操為和聲,以詞之,事必諧矣。」《鏡花緣》第一五回:「老師如攜門生信去,此事斷無不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用肩膀東西。如:「擔水」。《戰國策.秦策一》:「羸縢履蹻,負書擔橐。」
1.用扁擔所的物品。《列子.湯問》:「遂率子孫荷擔者三夫,叩石墾壤,箕畚運於渤海之尾。」
3.量詞。計算成物品的單位。如:「一擔米」、「兩擔柴」、「三擔賀禮」。
李代桃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i táo釋義︰猶「李代桃僵」。見「李代桃僵」條。 01.清.李玉《清忠譜.第一三折》:「身家擔自,怎偷生,惜羽毛?急向公庭分白皂,肯任他人李代桃?」 參考詞語︰捉李代桃注音︰ㄓㄨㄛ ㄌ|ˇ ㄉㄞˋ ㄊㄠˊ漢語拼音︰zhuō lǐ dài táo釋義︰猶「李代桃僵」。見「李代桃僵」條。 01.《玉支磯.第一七回》:「祖夫人捨不得捉李代桃,卜公子慌殺了移花接木。」 參考詞語︰桃僵李代注音︰ㄊㄠˊ ㄐ|ㄤ ㄌ|ˇ ㄉㄞˋ漢語拼音︰táo jiāng lǐ dài釋義︰即「李代桃僵」。見「李代桃僵」條。 01.清.陳裴之《香畹樓憶語》:「新人苟可移情,輒使桃僵李代,拊心自問,已覺不情。」 ...
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5.嘲笑、戲弄、逗。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排調》:「康僧淵目深而鼻高,王丞相每調之。」《醒世恆言.卷一○.劉小官雌雄兄弟》:「老嫗看見桑茂標致,將言語調弄他。」
言不由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質:音ㄓˋ,人質。春秋戰國時代,國與國之間常互以人作抵押,以取信對方。 (3) 間:音ㄐ|ㄢˋ,撥、分化。
吹毛求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吹開皮上的毛,尋找裡面的小毛病。語本《韓非子.大體》:「不吹毛而求小疵,不洗垢而察難知。」後比喻刻意剔過失或缺點。《漢書.卷五三.景十三王傳.中山靖王劉勝傳》:「有司吹毛求疵,笞服其臣,使證其君。」也作「吹毛求瑕」、「吹毛取瑕」、「吹毛索疵」。
孤注一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甸,準為宰相,不能殄滅兇醜,卒為城下之盟以免,又足稱乎?」上由是寖疏之。 〔注解〕 (1) 間言:撥離間的話。間,音ㄐ|ㄢˋ,撥。 (2) 澶淵:宋時地名。位於今河北省濮陽縣西南,因古澶水所經而得名。澶,音ㄔㄢˊ。 (3) 準:寇準(西元961∼1023),字平仲,北宋華州下邽人。真宗時為相,契丹南侵,力主御駕親征,成澶淵之盟,封萊國公。後被讒,貶雷州而卒。仁宗時,諡曰忠愍。 2.「一擲」:※《晉書.卷八五.何無忌列傳》初,劉裕嘗為劉牢之參軍,與無忌素相親結。至是,因密共圖玄。……初,桓玄聞裕等及無忌之起兵也,甚懼。其黨曰:「劉裕烏合之眾1>,勢必無成,願不以為慮。」玄曰:「劉裕勇冠...
老馬識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春秋時,周室衰微,齊桓公以管仲為相,對內提升國力,對外率諸侯尊崇周天子的地位,阻止蠻族入侵,成為春秋時期五位霸主中實力最為強大的一位。據《韓非子.說林上》載,有一次管仲、隰(ㄒㄧˊ)朋隨著桓公去征伐孤竹國,由於去的時候是春天,而回來的時候卻已經是冬天,景物變化很大,讓他們迷失了回國的方向。正當眾人無計可施時,管仲想起老馬可以記得以前走過的路。於是選了幾匹老馬,讓牠們在前面任意行走,軍隊跟在後面,果然找到了原路回國。後來這個故事被濃縮成「老馬識途」,比喻有經驗的人對情況比較熟悉,容易把工作做好。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