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7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31.262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鄭炯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夫先生,因而受到極大的影響,也奠定他往後的詩風走向批判與寫實,使他對文學的使命感日益強烈,因此,此段文壇機緣,對他而言是很重要的。所以,詩人李魁賢說:「鄭炯明在詩生活起步不久,便接觸到<笠>,特別是在富有現實批判精神的詩人桓夫薰陶下,追求詩的真實生,是他機遇上的幸運。」一九六八年,鄭先生受桓夫先生的鼓勵,他二十歲的詩作-「二十詩鈔」陸續在「笠詩刊」中發表,他此時寫作很勤,且頗受矚目,在大學畢業之前,已完成重要作品<襯衫>、<石灰窯>、<誤會>、<火山>、<絕食>等詩作。 鄭先生退伍後即投入忙碌的醫生生涯,但他卻未曾中斷詩...
辛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辛鬱2 生平3 著作4 風格 辛鬱 生平 辛鬱,原名宓世森。1933年出生,浙江省慈谿人。筆名有古渡、白涉、盛乃承和辛鬱等。在文壇上有「冷面郎君」之稱,別號為「冷君」。1948年開始從軍,1950年到台灣,從軍二十多年。初中未畢業,全靠軍中自學。曾任《前衛》月刊編委、《人與社會》雜誌主編、《國中生》月刊社社長兼總編輯等職。七十年代與人創辦《科學月刊》,先後任推廣、策劃、編委、經理等工作,現為科學月刊顧問,致力從事科學推廣的工作中。 著作 《軍曹手記》、《豹》、《在那張冷臉背後》和《辛鬱.世紀詩選》等;編有...
郁達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921年10月15日,首部短篇小說集《沉淪》出版,暢述在日本留學時與日本女人的戀愛,轟動當時國內文壇。 歸國以後1922年回國後,在安慶法政專校教英文,隔年辭職。1923年,擔任北京大學講師,講授統計學。1924年,轉赴國立武昌師範大學任教,任職一年。1925年起編輯《洪水》雜誌。1926年與郭沫若一同任教於廣州中山大學文學院,年底辭職。1930年左翼作家聯盟在上海成立,郁為創始會員,不久即退出。同年任安徽大學中文系教授,僅任教四個月。1933年由上海移居杭州。1934年任浙江省政府參議。1935年,擔任《中國新文學...
志賀直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著作《暗夜行路》《直到網走》《海角之城》《小僧的神樣》隨筆《在城之崎》 評價芥川龍之介說他:「打開了文壇的天窗,讓清新的空氣流通進來」。曾被譽為「日本文學的故鄉」。 引用參考http://www.pkucn.com/viewthread.php?tid=8727日本近代文學思潮www.mollie.com.tw/.../Diary_Sale_Show.asp?...茉莉書店責任編輯:語二甲109702107
母女關係:以文本為關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來成立自我有關。戰後台灣女作家亦不曾於母女關係的論述中缺席,尤其八○年代以後,愈來愈多的女作家活躍於文壇,她們描寫的母女關係也愈來愈多樣性,發展出不同典型的母女角色,映照出各種實驗性的文學寫作形式。而關於台灣女性文學史的建構與研究,從零星的散論到專書的著作,迄今亦累積不少成果。研究成果歸納出不同時期女性小說的創作特色,其中,八、九○年代女性自主意識的主題、探索女性情慾的議題等時代特色,成為評論者論述的焦點。隨著不同時期女性書寫風格的轉變,女作家筆下的母親形象以及女兒形象亦隨之翩然起舞,間接影響到小說情節中若即若離的母女角...
徐林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國小說。在《我願意為妳朗讀》大獲成功後,徐林克又陸續推出了《愛之逃》、《歸鄉》等作品,同樣席捲了國際文壇,也更加奠定了其無可撼動的文學地位。
論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對某項問題,因意見不同而引起廣泛、激烈的討論。[例]七○年代初期,臺灣文壇曾掀起一場熱烈的鄉土文學論戰。
張國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報文學獎、聯合報小說獎、聯合文學、小說新人獎、中央日報文學獎、香港亞洲周刊華人小說獎……。創作了華文文壇罕見的軍事小說和歷史小說之後,他開始寫新性情的旅遊書和極機密的傳奇解密,現在,他開始寫男人女人的兩性教戰密技,而結論是『男人想了解女人,不如去吃屎』......==作品列表 ==《F-16戰隼式戰機》,麥田出版,年代不詳,ISBN 957708298X《幻象2000戰機》,麥田出版,年代不詳,ISBN 9577084575《未來戰機》,麥田出版,年代不詳,ISBN 9577086349《無限江山》,已絕版。《保衛蒙古人...
朦朧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朦朧詩是醞釀於文革期間,1970年代末開始正式出現於文壇的一種文學思潮,主要得名於當時官方媒體對其作品「晦澀」、「朦朧」的批評。最初以地下刊物《今天》為核心。從某種意義上說,朦朧詩是個人主義對文化單一與平均化現象的反思。朦朧詩的代表詩人包括北島、顧城、江河、楊煉和舒婷。北島創作於「文革」後期的短詩《回答》是第一首公開發表的「朦朧詩」作品,刊載在1979年3月號《詩刊》上。一部分朦朧詩最後在1985年以《朦朧詩選》的書名發表,後來人們在習慣上將這一時期發表的這一類民間現代詩歌稱為朦朧派詩歌。北島與芒克在1978年創辦了《今...
新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新近崛起的優秀人才。[例]文壇新秀、歌壇新秀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