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5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31.267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高瞻遠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高瞻」,由高處觀看,形容識見廣闊。語出漢.王充《論衡.別通》。「遠矚」,注視遠處,形容眼光寬遠。語出北魏.張〈觀象賦〉。後用「高瞻遠矚」形容見識遠大。或形容往遠處眺望,看得更全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用嘴含物或叼物。《周禮.夏官.大司馬》:「遂鼓行,徒銜枚而進。」晉.陶明〈讀山海經〉詩一三首之一○:「精衛銜微木,將以填滄海。」
4.感激、感謝。《管子.形勢》:「法立而民樂之,令出而民銜之。」晉.陶明〈乞食詩〉:「銜戢知何謝,冥報以相貽。」
戰戰兢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因畏懼而顫抖。形容戒懼謹慎的樣子。《詩經.小雅.小旻》:「戰戰兢兢,如臨深,如履薄冰。」元.張國賓《薛仁貴》第三折:「驀聽的人言馬嘶,威風也那猛勢,諕的我戰戰兢兢,慌慌張張。」
雪泥鴻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1.清.錢謙益《牧齋初學集.卷三五.崇德令龔孟考滿序》:「人生出處遇合,如雪泥鴻爪,豈可以一跡論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猛烈、強烈。晉.陶明〈飲酒詩〉二○首之四:「勁風無榮木,此蔭獨不衰。」宋.陸游〈醉中懷眉山舊遊〉詩:「勁酒少和氣,哀歌無歡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他、彼。《書經.皋陶謨》:「安民則惠,黎民懷之。」《論語.顏》:「愛之欲其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裁決、裁斷。如:「聽獄」。《論語.顏》:「聽訟,吾猶人也,必也使無訟乎?」
提綱挈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提綱」:《韓非子.外儲說右下》四搖木者,一一攝其葉,則勞而不遍;左右拊其本,而葉遍搖矣。臨而搖木,鳥驚而高,魚恐而下。善張網者,引其綱1>,不一一攝萬目2>而後得。一一攝萬目而後得,則是勞而難,引其綱而魚已囊3>矣。故吏者,民之本綱者也,故聖人治吏不治民。 〔注解〕 (1) 綱:魚網上的總繩。 (2) 攝萬目:牽引眾多網子的孔眼。攝,牽引。 (3) 囊:作動詞用,指魚入網內。 2、「挈領」:《荀子.勸學》學之經莫速乎好其人,隆禮次之。上不能好其人,下不能隆禮,安特將學雜識志,順《詩》、《書》而已耳,則末世窮年,不免為陋儒而已。將原1>先王,本仁義,則禮正其經緯蹊徑2>也。若挈裘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比喻見識廣大。如:「博」。《荀子.修身》:「多聞曰博;少聞曰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他的、他們的。如:「人盡其才」、「各得其所」。晉.陶明〈五柳先生傳〉:「亦不詳其姓氏。」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