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7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76.427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五十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可以無饑矣。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饑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檢,塗有餓莩而不知發,人死則曰:『非我也,歲也。』是何異於刺人而殺之,曰:『非我也,兵也。』王無罪歲,斯天下之民至焉。」 〔注解〕 (1) 填然:鼓音充實盛大的樣子。 (2) 棄甲曳兵:拋棄鎧甲,拖著兵器。形容戰敗落荒而逃。
損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虧與盈、減與增。《易經.損卦》:「損益盈虛,與時偕行。」《漢書.卷二二.禮樂志》:「王者必因前王之禮,順時施宜,有所損益,即民之心,稍稍制作,至太平而大備。」
剛戾自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駐紮。 (12) 管:鄭國地名,地約在今河南省鄭縣。〔參考資料〕 《呂氏春秋.孟夏紀.誣徒》然則王者有嗜乎理義也,亡者亦有嗜乎暴慢也。所嗜不同,故其禍福亦不同。不能教者,志氣不和,取舍數變,固無恆心。若晏陰,喜怒無處。言談日易,以恣自行,失之在己,不肯自非。愎過自用,不可證移。見權親勢,及有富厚者,不論其材,不察其行,敺而教之,阿而諂之,若恐弗及。
合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合為一體。形容關係密切。宋.沈括《夢溪筆談.卷三.辯證一》:「王左右之臣,合體一心,趣乎王者也。」
謁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通報與接待賓客的近侍。《韓非子.說林》:「有獻不死之藥於荊王者,謁者操之以入。」
剛愎自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駐紮。 (12) 管:鄭國地名,地約在今河南省鄭縣。〔參考資料〕 《呂氏春秋.孟夏紀.誣徒》然則王者有嗜乎理義也,亡者亦有嗜乎暴慢也。所嗜不同,故其禍福亦不同。不能教者,志氣不和,取舍數變,固無恆心。若晏陰,喜怒無處。言談日易,以恣自行,失之在己,不肯自非。愎過自用,不可證移。見權親勢,及有富厚者,不論其材,不察其行,敺而教之,阿而諂之,若恐弗及。
五十笑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可以無饑矣。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饑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檢,塗有餓莩而不知發,人死則曰:『非我也,歲也。』是何異於刺人而殺之,曰:『非我也,兵也。』王無罪歲,斯天下之民至焉。」 〔注解〕 (1) 填然:鼓音充實盛大的樣子。 (2) 棄甲曳兵:拋棄鎧甲,拖著兵器。形容戰敗落荒而逃。
集腋為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堯堯者,乃千人之長也。其直如矢,其平如砥,不足以覆萬物。是故谿陝者速涸,逝淺者速竭,嶢埆者其地不育,王者淳澤,不出宮中,則不能流國矣。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慎子.知忠》。 (2) 辭:推卻、不接受。 (3) 違:反、背。 (4) 千鎰:千金。鎰,音|ˋ,古代計算重量的單位。以二十兩或二十四兩為「一鎰」。〔參考資料〕 《慎子.知忠》父有良子,而舜放瞽叟。桀有忠臣,而過盈天下。然則孝子不生慈父之家,而忠臣不生聖君之下,故明主之使其臣也,忠不得過職,而職不得過官,是以過修於身,而下不敢以善驕矜守職之吏;人務其治,而莫敢淫偷其事。官正以敬其業,和順以事其上,如此則至治已。亡國之君,非...
剖肝瀝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百辟庶尹:各處的官員。 (2) 四方岳牧:各地的疆吏、封疆大臣。 (3) 圖讖:河圖、符命等有關王者受命徵驗的書籍。流行於東漢,多為預言或隱語。其實是事後附會的說法。 (4) 披:揭開。 (5) 瀝:滴下、灑落。 (6) 箕潁:箕山與潁水。相傳是許由避居之處。後用以比喻隱居或隱者的居所。
暨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指南方邊塞民族皆聞王者聲教而朝見。語本《書經.禹貢》:「東漸于海,西被于流沙,朔、南暨聲教,訖于四海。」今則多用於指與南洋華僑有關的事務。如暨南局、暨南學校、暨南大學。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