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7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一舉兩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的食物。 ◎2《戰國策.秦策一》司馬錯曰:「……臣聞之,欲富國者,務廣其地;欲強兵者,務富其民;欲王者,務博其德。三資者備,而王隨之矣。今王之地小民貧,故臣願從事於易。夫蜀,西辟之國也,而戎狄之長也,而有桀、紂之亂。以秦攻之,譬如使豺狼逐群羊也。取其地,足以廣國也;得其財,足以富民;繕兵不傷眾,而彼已服矣。故拔一國,而天下不以為暴;利盡西海,諸侯不以為貪。是我一舉而名實兩附,而又有禁暴正亂之名。……」〔參考資料〕 《東觀漢記.卷八.耿弇列傳》弇以軍營臨淄西安之間,視西安城小而堅,藍兵又精,未易攻也。臨淄諸郡太守相與雜居,人不專一,其聲雖大而虛,易攻。弇內欲攻之,告命軍中治攻具,後五日攻西安,...
文字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學生」謗程朱,被判死刑,幸後遇赦。又呂留良(晚村)厭棄清朝,不肯出仕,與同志研究朱子學以明華夷之別、王者之政,提供排滿的理論根據;其民族思想經科舉的詩文選流行於士人之間。雍正十年,曾靜受其影響意圖謀反。事發後,呂留良已死,仍掘墓斬首,族人門生皆受到嚴重的處罰,著作也遭禁查。江西王錫侯著「字貫」,正「康熙字典」之誤,因凡例有康熙帝之名,被視為大逆不道,處死。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康熙、雍正英文關鍵字:Kangxi Emperor、Yongzheng Emperor 出處李永熾/著。中國全集2歷史中國,1982年出版,頁229...
睫不得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敢怠慢,「不交睫,不解衣」地照顧侍候,煎好的湯藥也一定先親自嚐過才拿給母親服用。袁盎以為文帝雖貴為王者之尊,然其孝行卻勝過以孝聞名的曾參,更顯得難能可貴。「不交睫,不解衣」,形容文帝不睡覺,不寬衣,時時刻刻在母親身側照料。這樣的形容雖然過於誇大,但文帝親侍湯藥的行為確實值得稱頌,也因而成為歷史上著名的二十四孝之一。「目不交睫」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人忙碌或心情不安而不能入眠。
神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精神、智慧。《魏書.卷三三.李先傳》:「三皇五帝治化之典,可以補王者神智。」
子卯不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時君王認為子日及卯日是不吉祥的日子,所以在這兩天不奏樂,以警惕自己。《禮記.檀弓下》:「爾飲曠,何也?曰:子卯不樂。」唐.孔穎達.正義:「紂以甲子死,桀以乙卯亡。王者謂之疾日,不以舉樂為吉事,所以自戒懼。」
遊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從事學習。《漢書.卷八二.王商史丹傅喜傳.史丹》:「哀王者,帝之少弟,與太子遊學相長大。」
赤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傳說中一種紅毛兔的瑞獸。唐.徐堅《初學記.卷二九.兔第一二.敘事》:「瑞應圖曰:『赤兔者瑞獸,王者盛德則至。』」
席不及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席不暇暖」之典源,提供參考。 #《淮南子.脩務》1>且古之立帝王者,非以奉養其欲也;聖人踐位者,非以逸樂其身也。為天下強掩弱,眾暴寡,詐欺愚,勇侵怯,懷知而不以相教,積財而不以相分,故立天子以齊一之。為一人聰明而不足以遍照海內,故立三公九卿以輔翼之。絕國殊俗,僻遠幽閒之處,不能被德承澤,故立諸侯以教誨之。是以地無不任,時無不應,官無隱事,國無遺利,所以衣寒食飢,養老弱而息勞倦也。若以布衣徒步之人觀之,則伊尹負鼎而干湯,呂望鼓刀而入周,百里奚轉鬻,管仲束縛,孔子2>無黔突3>,墨子4>無煖席5>。是以聖人6>不高山,不廣河7>,蒙恥辱以干8>世主,非以貪祿慕位,欲事起天下利而除萬民之...
風馳電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的對話形式寫成,分為六卷,內容主要為有關治國、治軍與戰爭的理論。在〈龍韜.王翼〉篇中,周武王問呂尚:王者之師應該有哪些輔佐人才?呂尚認為一支強大的軍隊,應該有七十二位優秀的幕僚,並就其職掌及能力一一回答。論及陣前奮勇殺敵的將領時,呂尚說:「一個好的將領,應該兼備智慧和魄力,平時要善於維護調度武器裝備,一旦出征,就像風和電一樣的快速,殺得敵人措手不及,完全不知道他從何而來。」「風馳電掣」就是直接摘自典源的一個成語,被用來形容速度極快。
事半功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事半功倍」之典源,提供參考。 《孟子.公孫丑上》(孟子)曰:「文王何可當也,由湯至於武丁,賢聖之君六七作,天下歸殷久矣,久則難變也。……夏后殷周之盛,地未有過千里者也,而齊有其地矣。雞鳴狗吠相聞,而達乎四境,而齊有其民矣。地不改辟矣,民不改聚矣,行仁政而王,莫之能禦也。且王者之不作,未有疏於此時者也。民之憔悴於虐政,未有甚於此時者也。飢者易為食,渴者易為飲。孔子曰:『德之流行,速於置郵而傳命。』當今之時,萬乘之國1>行仁政,民之悅之,猶解倒懸2>也。故事半古之人,功必倍之,惟此時為然。」 〔注解〕 (1) 萬乘之國:擁有萬輛兵車的國家。指大國。乘,音ㄕㄥˋ,古代計算車輛的單位,四...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