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7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歸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嗣子還其本族本宗。如:「認祖歸宗」。《新唐書.卷八一.三宗諸子列傳.許王素節》:「因詔外繼嗣王者皆歸宗。」《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九九回:「只要你果然官做大了,可以呈請歸宗的。」
耒耜之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耒耜,兩種農器,代指農事。「耒耜之勤」指辛勤從事農業耕作。《後漢書.卷三.肅宗孝章帝紀》:「王者八政,以食為本,故古者急耕稼之業,致耒耜之勤,節用儲蓄,以備凶災。」
百谷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江海。因江海為所有谷水匯集之地,故稱為「百谷王」。《老子》第六六章:「江海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谷王。」
得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獲得勝利。《淮南子.詮言》:「能成霸王者,必得勝者也。」《三國演義》第三六回:「單福得勝回縣,謂玄德曰:『曹仁屯兵樊城。』」
侮由自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王前』,可乎?」斶對曰:「夫斶前為慕勢,王前為趨士。與使斶為趨勢,不如使王為趨士。」王忿然作色曰:「王者貴乎?士貴乎?」對曰:「士貴耳,王者不貴。」……宣王曰:「嗟乎!君子焉可侮哉,寡人自取病耳!及今聞君子之言,乃今聞細人之行,願請受為弟子。且顏先生與寡人游,食必太牢,出必乘車,妻子衣服麗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中國古代少數民族之一,多分布在大陸地區川南一帶。《書經.牧誓》:「及庸、蜀、羌、髳、微、盧彭、濮人。」漢.孔安國.傳:「八國皆蠻夷戎狄屬文王者,……髳、微在巴蜀。」
伶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樂官。《詩經.邶風.簡兮.序》:「簡兮刺不用賢也。衛之賢者仕於伶官,皆可以承事王者也。」《新五代史.卷三七.伶官傳.序》:「夫禍患常積於忽微,而智勇多困所溺,豈獨伶人也哉,作伶官傳。《孤本元明雜劇.神仙會.第二折》:「深謝四位伶官,逢場作戲,果然是錦心繡口,弄月嘲風。」
慧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其在廬山前曾在荊州約停留三年。=著作=生平著作有《大乘大義章》、《法性論》、《明報應論》、《沙門不敬王者論》、《沙門袒服論》等著作。其中除《大乘大義章》留存於世,餘或已佚失,或散見於《出三藏記集》、《弘明集》、《廣弘明集》等經錄。=思想觀點=慧遠的佛學宗旨,實導源於般若。在他尚未出家時,原本較擅長老莊,後因聽道安講解般若後,豁然開悟。=評價=慧遠生於亂世,卻處於佛法鼎盛時代,在人文薈萃,百家爭鳴的兩晉之際,躬逢其盛。承道安之學風,德行淳至,厲然不群,隱居廬峰三十餘年,率眾行道,昏曉不絕。廬山儼然已成為南方佛教中心,而遙與...
志同氣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志同道合」之典源,提供參考。 #漢.王充《論衡.逢遇》1>夫賢聖道同,志合趨齊,虞舜2>、太公3>行耦4>,許由5>、伯夷6>操違7>者,生非其世,出非其時也。道雖同,同中有異,志雖合,合中有離。何則?道有精麤8>,志有清濁也。許由,皇者之輔也,生於帝者之時;伯夷,帝者之佐也,出於王者之世,並由道德,俱發仁義。主行道德,不清不留;主為仁義,不高不止,此其所以不遇也。堯溷,舜濁,武王誅殘,太公討暴,同濁皆麤,舉措鈞齊,此其所以為遇者也。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三國魏.曹植〈陳審舉表〉。 (2) 虞舜:上古帝王舜的稱號。姓姚,名重華。因建國於虞,故稱為「虞舜」或「有虞氏」。性...
裹足不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傳》臣聞地廣者粟多,國大者人眾,兵彊則士勇。是以太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卻眾庶,故能明其德。是以地無四方,民無異國,四時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無敵也。今乃棄黔首以資敵國,卻賓客以業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謂「藉寇兵而齎盜糧」者也。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