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49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03.135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元氣。明.瞿佑《剪燈新話.卷二.牡丹燈記》:「一旦元耗盡,災眚來臨,惜乎以青春之年,而遽為黃壤之客也,可不悲夫!」《西遊記》第二四回:「好和尚!是個西方愛聖臨凡,元不昧。」
毛足寄居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毛足寄居蟹又可稱為兔足寄居蟹,是常見於台灣潮下帶的寄居蟹之一。頭胸甲扁平,左邊大螯略大於右邊,大螯掌部上緣及表面有許多銳利的小刺,也有長剛毛。左邊第三步足指節約與前節等長,指節外側面有一縱溝,前節外側面向中央隆起,這兩節表面皆密生銳利的小刺或顆粒。尾柄不對稱,最末緣有小刺,小刺分佈延伸至側緣。頭胸甲帶有紅白色,並綴有紫紅色色塊。眼柄呈灰粉紅色至黃褐色,眼球基部為黃色細紋。大螯普遍呈斑駁的紅色、粟色、棕色、橘色或白色夾雜,指節為深紅色,腕節底色為紅棕色,表面一紫紅色或藍色色塊蓋住整個腕節區域;其他步足底色為紅棕色,夾雜有淡紫色或灰紫色的斑塊,腕節處一樣有大面積的紫紅色或藍色色塊。剛毛為紅色並...
之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采之遊」是形容得道的人,涵養實無偽的逍遙精神,悠遊自得的樣子;見於〔莊子.天運篇〕:「古之至人,假道於仁,託宿於義,以遊逍遙之墟。食於苟簡之田,立於不貸之圃。逍遙,無為也;苟簡,易養也;不貸,無出也。古者謂之采之遊。」意思是說上古崇法自然之道的人,只是借路於仁,寄宿於義,不會標榜仁義以處世,因而自身精神得到自在解脫,以達到逍遙自得的境界。於是就食於簡略的田疇,立足於無所借貸(無待)的園圃。能逍遙自在,自然無為;簡略寡欲,自然容易自足;沒有借貸,也就不需償付,可以無待。古時候把這樣的境界,稱做是實無偽的逍遙悠遊。這裡「采」同「採」,是取用的意思。
  根據莊子學說,人生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逼,使人假難辨。《宋史.卷四四四.文苑列傳六.米芾》:「畫山水人物,自名一家,尤工臨移,至亂不可辨。」
2.以假作。宋.黃庭堅〈謝王烟之惠茶〉詩:「於公歲取壑源足,勿遣沙溪來亂。」宋.趙蕃〈遂初泉〉詩:「世間名賢久難辨,顧恐石室來亂。」
反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回復到自然的性。《莊子.秋水》:「無以人滅天,無以故滅命,無以得殉名,謹守而勿失,是謂反其。」
未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性情率,未經人事歷鍊。《文明小史》第二六回:「濟川聽了這番驚動的話,由不得淚下交頤,這是少年人天未鑿,所以還有良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天賦的本性。《孝經.天子章》:「蓋天子之孝也」句下宋.邢昺.疏:「孝是性,故先愛後敬也。」《莊子.馬蹄》:「馬,蹄可以踐霜雪,毛可以禦風寒,齕草飲水,翹足而陸,此馬之性也。」
2.魂魄。《紅樓夢》第五六回:「好容易找到他房裡,偏他睡覺,空有皮囊,性不知那去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十分切、完全相像。如:「他模仿鳥叫,聲音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保持天然本。《淮南子.氾論》:「全性保,不以物累形,楊子之所立也,而孟子非之。」《楚辭.屈原.卜居》:「寧超然高舉以保乎?將哫訾栗斯喔咿儒兒,以事婦人乎?」也作「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全道為金代北方新起的道教派別。創始於陝西咸陽人。王號重陽,自稱四十八歲時遇仙人呂洞賓於甘河鎮,授以要道口訣,遂棄家入終南山修道。大定七年(1167)焚庵東行,在山東寧海等地傳道,先後收馬鈺、譚處端、劉處玄、丘處機、王處一、郝大通、孫不二七大弟子,後稱北七。王嚞曾在馬鈺家築「全庵」自住,為以「全」名教的開始。先後在文登建三教七寶會,福山建三教三光會,蓬萊建三教玉華會、掖縣建三教平等會,查山建三教金蓬會,連續進行結社傳教活動。王嚞倡三教合一,曾說:「儒門釋戶道相通,三教從來一祖風。」(〔重陽全集.孫公問三教詩〕)。以〔道德經〕、〔孝經〕、〔般若心經〕教人諷誦。又教以孝謹純一、正心誠意...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