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49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56.488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灼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明確的見解。如:「他對問題的灼見知,令人佩服。」也作「知灼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摹寫形貌。唐.杜荀鶴〈八駿圖〉詩:「丹雘傳未得,那知筋骨與精神。」
2.利用電波傳送文字、圖片或影像。如:「請您將企劃案傳一份到國外的分公司。」
3.傳電報的簡稱。參見「傳電報」條。
陳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生平2 觀點3 著作4 評論5 評價 生平 陳映(1937年10月6日- )本名陳永善,另有筆名許南村。為台北縣鶯歌鎮人,生於苗栗縣竹南鎮中港,祖籍福建省安溪縣。筆名「陳映」原是其早逝的孿生兄長的名字。淡江文理學院外文系畢業。在1959年陳映便以第一篇小說〈麵攤〉出道文壇。曾任中學英文教師、製藥廠經理,參與《文學季刊》及《文季》、《夏潮論壇》等雜誌編務。198...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正的意義。如:「學術論文必須熟讀,才能了解其中的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國古代少數民族之一。為滿族的祖先,古籍常用籠統的稱呼,如周時稱為「肅慎」。漢、三國、晉稱為「挹婁」,南北朝時稱為「勿吉」,隋、唐時稱為「靺鞨」,五代時始稱「女」。居混同江兩岸,江南者為熟女,江北者為生女。後屬遼,因避遼主耶律宗諱,改稱為「女直」。生女部長完顏阿骨打叛遼自立,建國號為金。滅遼貢宋,統治中國淮河以北之地,與南宋對峙,勢稱全盛,後為蒙古所滅。其後女人在東北生聚。明代後期,努爾哈赤統一女各部,建立後金。其子皇太極改號為清,將女改稱為「滿清」。西元一六四四年入關,不久統一全國。也稱為「女貞」、「盧貞」、「稷慎」、「息慎」。
理符應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理符應說」是理論的一種,主張命題的假取決於其與世界的關係,即命題所指是否與事實相符應。理符應說認為人類透過對外在客觀世界的經驗而取得知識,理則建立在是否與事實或外在客觀對象相符應此一條件之上;也就是說,一個的信念、命題或知識,必須與事實或外在客觀對象相符應。此說最早可上溯至亞里斯多德(Aristotle, 384~322 B.C.)的[形上學](Metaphysica)。亞里斯多德指出,一陳述或語句是否為端視其與事實之相應與否,若說某物是什麼或不是什麼,而事實的確如此則此一陳述為,反之則為假(false)。
  現代哲學中,理符應說的代表人物是羅素(Bertr...
地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天地間靈秀之氣。《西遊記》第一回:「蓋自開闢以來,每受天地秀,日精月華,感之既久,遂有靈通之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體悟理。《周書.卷三一.韋敻傳》:「晚年虛靜,唯以體道會為務。」
2.遇見神仙。如唐傳奇小說《鶯鶯傳》,因篇中張生曾賦會詩三十韻,故也稱為「會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正的知曉。《莊子.大宗師》:「且有人,而後有知。」南朝宋.謝靈運〈辨宗論.答慧驎問〉:「知者照寂,故理常為用,用常在理,故永為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心意實誠懇,沒有絲毫虛偽。《紅樓夢》第二九回:「因你既將意瞞了起來,只用假意,我也將意瞞了起來,只用假意。」也作「心誠意」、「心實意」。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