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7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祝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古代稱負責宗廟祭祀的執事。《禮記.禮運》:「祝以孝告,嘏以慈告。」唐.孔穎達.正義:「言祝嘏於時以神之恩慈而告主人。」《孔子家語.卷七.禮運》:「諸侯祭社稷宗廟,上下皆奉其典,而祝嘏莫敢易其常法。」
重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掌握兵權,地位重要的大臣。《三國志.卷六一.吳書.潘濬陸凱傳.陸凱》:「中常侍王蕃黃中通理,處朝忠謇,斯社稷之重鎮,大吳之龍逢也。」《新唐書.卷一五八.列傳.韓弘》:「二父居重鎮,我以孺子又當執金吾職乎?」
曠世奇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當世罕見的卓越人才。明.屠隆《綵毫記》第一八齣:「李公曠世奇才,正宜匡扶社稷。」也作「曠世逸才」。
旁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四面八方。《洛陽伽藍記.卷一.永寧寺》:「爾朱榮不臣之跡,暴於旁午,謀魏社稷,愚智同見。」宋.劉克莊〈運糧行〉:「縣符旁午催調發,大車小車聲軋軋。」
銘心鏤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猶「刻骨銘心」。見「刻骨銘心」條。01.唐.柳宗元〈謝除柳州刺史表〉:「一見宮闕,親受朝命,牧人遠方,漸輕不宥之辜,特奉分憂之寄,銘心鏤骨,無報上天。」02.明.張居正〈考滿謝賚銀幣疏〉:「放踵摩顛,苟利國家而奚惜;銘心鏤骨,惟安社稷以為圖。」 
上下一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大家團結一致,同心協力。《韓詩外傳》卷六:「故近者競親,而遠者願至,上下一心,三軍同力。」《晉書.卷四六.列傳.劉頌》:「上下一心,愛國如家,視百姓如子,然後能保荷天祿,兼翼王室。」也作「上下同心」。
陳倉暗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即「暗度陳倉」。見「暗度陳倉」條。01.明.孟稱舜《殘唐再創》第三折:「蒺藜沙上野花稀,落日大荒西,陳倉暗度軍聲疾,托賴著社稷神祇。」 
釁起蕭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禍起蕭牆」之典源,提供參考。 《論語.季氏》季氏將伐顓臾。冉有、季路見於孔子曰:「季氏將有事於顓臾。」孔子曰:「求!無乃爾是過與?夫顓臾,昔者先王以為東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為?」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陳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顛而不扶,則將焉用彼相矣?且爾言過矣,虎兕出於柙,龜玉毀於櫝中,是誰之過與?」冉有曰:「今夫顓臾,固而近於費。今不取,後世必為子孫憂。」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為之辭。丘也聞『有國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蓋均無貧,和無寡,安無傾。夫如是,故遠人不服,則脩文德以...
馬首前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馬首是瞻」之典源,提供參考。 《左傳.襄公十四年》夏,諸侯之大夫從晉侯伐秦,以報櫟之役也。晉侯待于竟,使六卿帥諸侯之師以進。及涇,不濟。叔向見叔孫穆子,穆子賦〈匏有苦葉〉。叔向退而具舟。魯人、莒人先濟。鄭子蟜見衛北宮懿子,曰:「與人而不固,取惡莫甚焉!若社稷何?」懿子說。二子見諸侯之師,而勸之濟,濟涇而次。秦人毒涇上流,師人多死。鄭司馬子蟜,帥鄭師以進,師皆從之,至于棫林,不獲成焉。荀偃1>令曰:「雞鳴而駕2>,塞井夷竈3>,唯余馬首是瞻!」 〔注解〕 (1) 荀偃:?∼西元前554,字伯游,春秋時晉國大夫。厲公時為佐上軍,與欒書弒厲公。悼公時將中軍,攻秦伐楚。平公三年,齊伐魯,...
蕭牆禍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禍起蕭牆」之典源,提供參考。 《論語.季氏》季氏將伐顓臾。冉有、季路見於孔子曰:「季氏將有事於顓臾。」孔子曰:「求!無乃爾是過與?夫顓臾,昔者先王以為東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為?」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陳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顛而不扶,則將焉用彼相矣?且爾言過矣,虎兕出於柙,龜玉毀於櫝中,是誰之過與?」冉有曰:「今夫顓臾,固而近於費。今不取,後世必為子孫憂。」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為之辭。丘也聞『有國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蓋均無貧,和無寡,安無傾。夫如是,故遠人不服,則脩文德以...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