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7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死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竭誠盡意,報效至死的決心。《戰國策.趙策四》:「今太子走,諸善太子者,皆有死心。」《後漢書.卷六六.陳蕃傳》:「伏見前司隸校尉李膺、太僕杜密、太尉掾范滂等,正身無玷,死心社稷。」
噬臍無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焦竑《玉堂叢話.卷七.規諷》:「宜鑒覆轍,為宗社生靈永遠之謀,失今不圖,噬臍莫及。」意思是:為了人民社稷著想,要避免重蹈覆轍,免得後悔已遲。
通時達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所獲已過,不宜復忝3>高位以重罪謗。群寮4>見逼,迫臣以義。臣退惟寇賊不梟5>,國難未已,宗廟傾危,社稷將墜,成臣憂責碎首之負。若應權通變,以寧靖6>聖朝,雖赴水火,所不得辭,敢慮常宜,以防後悔。輒順眾議,拜受印璽,以崇國威。仰惟爵號,位高寵厚,俯思報效,憂深責重,驚怖累息,如臨于谷。盡力輸誠,獎厲六師,率齊群義,應天順時,撲討凶逆,以寧社稷,以報萬分。謹拜章因驛上還所假左將軍、宜城亭侯印綬。」於是還治成都。拔魏延為都督,鎮漢中。時關羽攻曹公將曹仁,禽于禁於樊。俄而孫權襲殺羽,取荊州。 〔注解〕 (1) 三省:本指以三事省察自己。語出《論語.學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
姦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犯法作亂的人。《史記.卷一○六.吳王濞傳》:「絕先帝功臣,進任姦宄,詿亂天下,欲危社稷。」也作「奸宄」。
曠日長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歷時長久,久經時日。《史記.卷六.秦始皇本紀》:「君子為國,觀之上古,驗之當世,參以人事,察盛衰之理,審權勢之宜,去就有序,變化有時,故曠日長久而社稷安矣。」也作「曠日彌久」。
噬臍何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焦竑《玉堂叢話.卷七.規諷》:「宜鑒覆轍,為宗社生靈永遠之謀,失今不圖,噬臍莫及。」意思是:為了人民社稷著想,要避免重蹈覆轍,免得後悔已遲。
墨守成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注解〕 (1) 蔣琬:西元?∼246,字公琰,三國蜀漢湘鄉人。初隨劉備入蜀,後為諸葛亮所重,稱其為社稷才。亮卒,代亮執政,官至尚書令,封安陽亭侯。以鎮靜為治,後詔琬屯軍漢中,又命開府,加大司馬。卒諡恭。 (2) 費禕:西元?∼253,字文偉,三國蜀漢江夏人。劉備時為太子舍人,劉禪立,為黃門侍郎,遷侍中,後為中護軍。魏軍攻蜀,禕為元帥。累升為大將軍,封成鄉侯。後為魏降人郭脩所害。卒謚敬。禕,音|。 (3) 諸葛:諸葛亮(西元181∼234),字孔明,三國蜀漢琅琊人。避亂荊州,劉備三訪其廬乃出。為人足智多謀,忠心耿耿。曾敗曹操於赤壁,佐定益州,使蜀與魏、吳成鼎足之勢。劉備歿,輔助後主劉禪,封...
直言正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正直的言論正面規勸。晉.皇甫謐《高士傳.卷中.王斗》:「寡人奉先君之宗廟,守社稷,聞先生直言正諫不諱。」
變起蕭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禍起蕭牆」之典源,提供參考。 《論語.季氏》季氏將伐顓臾。冉有、季路見於孔子曰:「季氏將有事於顓臾。」孔子曰:「求!無乃爾是過與?夫顓臾,昔者先王以為東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為?」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陳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顛而不扶,則將焉用彼相矣?且爾言過矣,虎兕出於柙,龜玉毀於櫝中,是誰之過與?」冉有曰:「今夫顓臾,固而近於費。今不取,後世必為子孫憂。」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為之辭。丘也聞『有國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蓋均無貧,和無寡,安無傾。夫如是,故遠人不服,則脩文德以...
戮力一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同心合力、團結一致。《國語.晉語四》:「晉、鄭兄弟也,吾先君武公與晉文侯戮力一心,股肱周室,夾輔平王。」《魏書.卷一○一.吐谷渾傳》:「單者易折,眾則難摧,戮力一心,然後社稷可固。」也作「戮力同心」。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