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5568.8249 ms
共 40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服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自己的長輩或平輩親屬等死後,遵照禮俗,在一定的期限內帶孝,表示哀悼。《後漢書.卷三七.桓榮傳》:「典獨棄官收斂歸葬,服喪三年,負土成墳,為立祠堂,盡禮而去。」
|
廟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主管廟內香火事務的人。《水滸傳》第二回:「你可今晚先去,分付廟祝,教他來日早些開廟門。」《文明小史》第七回:「那廟祝本是一個鄉愚,見此情形,早已嚇昏,索索的抖作一團,那裡還能說出話來。」也稱為「廟公」、「祠祝」。
|
氣壯山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2.《山東通志.卷三五之七.藝文志》引明.周應治〈七忠贊.陳迪〉:「九死不臣,身同子磔。名共日赫,氣壯山河。血化茛碧,兩水明鏡。雙橋落虹,有祠峨然。」
|
雍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年(1726年)特諭恢復顧八代生前禮部尚書官職,加贈太傅予祭葬,追諡「文端」美諡、立碑墓道、入祀賢良祠,還以顧八代子孫甚貧為名,特賜其後代賞銀萬兩。顧八代的廉潔奉公,無疑帶給當時正步入三十壯年的雍正,深刻印象及相當的影響。由於康熙嚴格而紮實的傳統正規教育,使得雍正從小就通曉四書、五經等正統儒家經典;也掌握了滿文、漢文等文化知識,養成讀書和思考問題的習慣,奠定日後鑽研佛典的基礎。此外,雍正在滿、漢文字,經、史及書、畫方面都有相當的漢文化素養。雍正雖也能賦詩作文,有《御制文集》問世,但雍正一生的詩文總量,遠不如乃父乃子,所以...
|
俎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祭祀、奉祀。《莊子.庚桑楚》:「今以畏壘之細民,而竊竊焉欲俎豆予于賢人之閒,我其杓之人邪?」唐.柳宗元〈游黃溪記〉:「以為有道,死乃俎豆之,為立祠。」
|
修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整治復原。《後漢書.卷一.光武帝紀上》:「秋七月丁丑,幸沛,祠高原廟。詔修復西京園陵。」《南史.卷一五.劉穆之傳》:「孝武遣秀之修復,雍部由是大豐。」
|
卮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杯酒。《戰國策.齊策二》:「楚有祠者,賜其舍人卮酒。」《史記.卷七.項羽本紀》:「沛公奉卮酒為壽,約為婚姻。」
|
龔自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龔自珍1.1 龔自珍生活的年代1.2 龔自珍的思想1.3 龔自珍的詩 龔自珍真正打破清中葉以來傳統文學的腐朽局面,首開近代文學風氣的人物是龔自珍。龔自珍(1792—1841),字瑟人,號定盒,浙江仁和(今杭州)人。他出身于世代官僚文士家庭,二十七歲中舉,三十八歲中進士;由內閣中書官至禮部祠祭司行走、主客司主事,“一生困厄下僚”。四十八歲辭官南歸,五十歲暴卒於江蘇丹陽雲陽書院。龔自珍是我國十九世紀上半紀(嘉、道)一個傑出的思想家和文學家。他的思想帶有極大的叛逆性,文學極富於創造性。 龔自珍生活的年代是統一的封建國家...
|
食不兼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飲食時不用兩種菜餚。形容生活儉樸。《韓詩外傳》卷八:「大侵之禮,君食不兼味,臺榭不飾,道路不除,百官補而不制,鬼神禱而不祠,此大侵之禮也。」《梁書.卷三六.江革傳》:「至鎮,惟資公俸,食不兼味。」也作「食不二味」。
|
開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開建幕府。唐.元稹〈授鄭仁弼檢校祠部員外充橫海判官等制〉:「近制二千石以上,乘軺車者則開幕選才。」唐.李頻〈送姚評事〉詩:「使君開幕日,天子偃戈年。」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