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1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770.388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拼圖法第二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代之分組學習包含兩階段:1.到專家小組討論:每組分配到相同主題之學生,自成一組討論教材內容,並將討論結果加以整理記錄,以便回原小組中做報告。2.回原小組報告:由專家小組回到原來的異質小組中,向同組同學報告專家主題討論的內容,小組報告時每個學生都應扮演好老師及好聽眾兩種角色。報告者有責任指導小組其他同學,使他們也能精熟其主題而其他同學也須悉心學習以準備考試。 三、學習評鑑發給每位同學一份測驗題,由學生獨力完成小考試題,以了解學生學習狀況。 四、學習表揚拼圖法第二代之表揚方式可參考學生小組成就區分法之評分系統,將學生考試得分...
瞻前顧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貞愛國之心。其中有段寫到為君者應有的德行,以古代的君王為例,像夏桀、商紂等暴君,違背正道,魚肉臣民,結果使得國家滅亡;而商湯、大禹、周代的文王、武王等賢君,做事恭敬,依循正道,讓天下太平。屈原因此下結論說,為政者要懂得任用賢能,依規矩做事而不偏頗,公正無私。「瞻前而顧後兮」,要能兼顧前後,做事謹慎周密,看清人民的需要與希望。後來「瞻前顧後」也用於形容檢討過去、計畫未來。又因如果只顧看前觀後,往往忘了採取行動,所以「瞻前顧後」也用於形容做事猶豫不決,顧慮太多。
以貌取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聲譽很高,各諸侯國都傳誦他的名字。孔子聽說了這件事,感慨他說:“我只憑言辭判斷 人品質能力的好壞,結果對宰予的判斷就錯了;我只憑相貌判斷人 品質能力的好壞,結果對子羽的判斷又錯了。” 歷史 今人言,心重於貌。實古人早有此意。荀子《非相》雲,禹乃跛腳,湯為拐子,周公身材如枯樹樁,然皆因功名仁義為後世稱頌。夏桀、殷紂雖身貌魁偉,卻是無恥之人,天下唾棄。今人謂矮矬者為“二等殘廢”,古人對之嘲諷尤烈,如武大郎被譏為“三寸丁,谷樹皮”。清代文人梁紹壬在《...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班超是東漢名將,為班彪之子,班固之弟。他年輕的時候,投筆從戎跟隨車都尉竇固與匈奴打仗,建立了許多戰功。後來竇固派班超出使西域,來到了鄯善國。鄯善國王對於班超一行人本來十分禮遇,但過了一段時間,卻明顯地冷淡起來。班超對這種情形感到不解,暗中探聽的結果,原來是匈奴也派了使者前來籠絡鄯善國王,使鄯善國王的心產生動搖。班超立刻召集所有的部屬三十六人,趁酒酣時候,激怒大家說道:「不探索老虎的巢穴,就不能捉到小老虎。現在唯一的方法,就是趁夜裡火攻匈奴使者,使他們不知道我們有多少人,一定會大驚恐,可以把他們全部殺掉,這樣一來,鄯善國王才會害怕,事功可以成立。」所有人都贊成班超的建議。於是當天夜裡,班超率領吏...
家庭壓力理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X模式討論壓力事件本身、家庭資源、家庭對壓力事件的看法及個因素交互作用對家庭之影響及處理壓力事件之結果等。(一) 壓力事件-A因素凡使家庭系統中之結構、目標、角色、價值等因子改變者皆稱為壓力事件,其可能為正向或負向,可分為可預期與不可預期兩類。(二) 家庭擁有的資源-B因素家庭資源可分為「個人資源」、「家庭系統資源」及「社會支持體系資源」三類。(三) 家庭對壓力事件的界定-C因素家庭可以將壓力事件作為一挑戰或學習的機會,也可能將壓力視為絕望、困難或難以處理的。 雙ABC-X模式McCubbin及Patterson將Hi...
自相矛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矛是攻擊的兵器,而盾是用來防禦兵器攻擊的器具。在《韓非子.難一》中,舉了一個故事說:有個楚國人在市集上賣矛和盾。剛開始時先是誇讚他的盾說:「我這面盾非常堅固,任何鋒利的東西都刺不破它。」過了一會兒,又誇讚他的矛說:「我這隻矛是最鋒利的,沒有什麼東西是它不能刺破的。」這時,有人緊接著問說:「如果用你的矛刺你的盾,那結果會是怎樣呢?」這一問,讓賣矛與盾的人無言以對。典源又見《韓非子.難勢》。後來這個故事被濃縮成「自相矛盾」,用來比喻言語或行事前後無法呼應,互相牴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超出、勝過。[例]比賽結果,我方得分比對手多了將近十分。
十三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模板:儒學經書在南宋後通常包括十三部儒家著作,稱為十三經。分別是《詩經》、《尚書 (經)|尚書》、《禮記》、《周易》、《左傳》、《公羊傳》、《穀梁傳》、《周禮》、《儀禮》、《論語》、《孝經》、《爾雅》、《孟子》。十三經是從先秦到南宋,經書逐漸增刪的結果,歷代研究十三經的學問稱為經學。目錄1 歷史1.1 “經”1.2 從先秦六經到南宋十三經1.3 影響較小的分類2 十三經簡介2.1 詩經2.2 尚書2.3 禮記2.4 易經2.5 周禮2.6 儀禮2.7 春秋左傳2.8 春秋公羊傳2.9 春秋穀梁傳2.10 論語2.11 孝...
千里鵝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的故事。傳說在唐朝的時候,雲南的藩屬進貢了一隻天鵝,護送天鵝的使者緬伯高途經沔陽湖時,想幫天鵝洗澡,結果不慎讓天鵝飛走了,只剩下一根鵝毛,緬伯高只好將鵝毛獻上,又寫了一首詩,請求皇帝原諒,詩的內容是這樣:「將鵝貢唐朝,山高路遠遙。沔陽湖失去,倒地哭號號。上覆唐天子,可饒緬伯高?禮輕人意重,千里送鵝毛。」皇帝看了這首詩之後,就原諒他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計算所得的結果。[例]數值、平均值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