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530.437 ms
共 132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含垢藏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本《左傳.宣公十五年》:「高下在心,川澤納汙,山藪藏疾,國君含垢,天之道也。」指國君應有容忍恥辱的寬大氣度。《周書.卷二○.賀蘭祥傳》:「先皇含垢藏疾,仍存聘享,欲睦之以鄰好,申之以婚姻。」後比喻包庇壞人壞事。《三國志.卷八.魏書.公孫度傳》裴松之注引《魏略》:「逆賊孫權,遭遇亂階,因其先人劫略州郡,遂成群凶,自擅江表,含垢藏疾。」也作「含垢納汙」。
|
藏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躲藏、躲避。《三國演義》第六六回:「伏后情知事發,便於殿後椒房內夾壁中藏躲。」《紅樓夢》第六一回:「五兒藏躲不及,只得上來問好。」
|
北美館藏要覽計畫(美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全國館藏要覽計畫」(National Collections Inventory Project)是由美國研究圖書館組織(Research Libraries Group)和研究圖書館協會(Association of Research Libraries)合作,於1983年開始進行的一項合作館藏發展的計畫。後因加拿大的加入,改名為「北美館藏要覽計畫」(North American Collections Inventory Project,簡稱NCIP)。
「北美館藏要覽計畫」的目的有3: (一)發展研究圖書館的線上館藏要覽; (二)加強全國研... |
吉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隋、唐高僧(549~623)。中國佛教三論宗的創始人。先世是西域安息人,後移居交廣(今越南、廣西),又遷居金陵。七歲時從法朗出家,十九歲開始為大眾複述,即受稱譽。陳末天下大亂,吉藏和一些同學前往各寺,蒐集佛教文疏,所以他涉獵的典籍非常廣泛。隋朝統一後,移住會稽(今浙江紹興)秦望山嘉祥寺,弘傳佛法,從他學法者多達千餘人,世稱「嘉祥大師」。後受隋煬帝之請,住長安日嚴寺,完成三論注疏。唐初,高祖在長安設立十大德統領僧眾,吉藏也名列其中。晚年住延興寺,武德六年圓寂。著有《三論玄義》一卷、《中觀論疏》十卷、《百論疏》三卷、《法華經玄論》十卷等傳世。
|
包藏禍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猶「包藏禍心」。見「包藏禍心」條。01.《南史.卷五一.梁宗室列傳上.臨川靖惠王宏》:「豈謂汝狼心不改,包藏禍胎,志欲覆敗國計,以快汝心。」
|
〔中華大藏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華大藏經〕,又稱〔中華藏〕,為藏經版之一種,民國四十五年(1956),由屈映光(文六)、趙恆惖、鍾槐村、朱繹民(鏡宙)、蔡運辰(念生)等居士所發起籌組之「修訂中華大藏經會」所倡印;其中,以趙恆惖為正編審,屈映光為副編審,蔡念生為主編,並得當時東初、道安、續明等法師所響應支持。由於規模鉅大,而人力財力有限,並未完全達成修訂之目的,僅就各種版本重行編纂,影印行世。
「大藏經」一辭,指經、律、論三藏聖教,中國隋唐以後,始有此稱呼;而漢文佛教藏經之雕板印行,起於宋朝,由〔磧砂藏〕之影印流通,可資考證。元明兩代,均有藏經,唯今不易尋得全藏;清朝雍正敕編〔龍藏〕刊行,版本尚完好;民國... |
藏書史/柱下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藏書史為中國古代掌管圖書的職官名,即管理藏書的史官,相當於現今國家圖書館的管理員,至於是館長或館員,說法分歧。藏書史的職稱最早出現於周代,但在史料中,曾先後出現過許多不同的稱謂,包括:(1)「柱下史」,簡稱柱史。因其常侍立殿柱之下,故以柱下史為官名。相傳老子曾為周柱下史,後以「柱下」為老子的代稱。例如:《歷代沿革》曾載:「周制:御史在殿柱之間,故謂柱下史」;《漢書·張蒼傳》亦言:「老子為柱下史」;此外,《史記·張丞相列傳》亦云:「而張蒼乃自秦時為柱下史,明習天下圖書計籍。」;又,《老子西升化胡經.序說第一》曰:「老君……康王之時,歲在甲子,亦同俗官,晦跡藏名,為柱下史」。(2)「藏室史」,...
柱下(無年代)。漢語辭典。上網日期:2012年4月11日,檢自http://cidian.xpcha.com/07767ngzss1.html。柱下史(無年代)。漢語辭典。上網日期:2012年4月11日,檢自http://cidian.xpcha.com/5a465ngzsse.html。許振軒(2003)。稱謂錄。福州:福建人民。謝灼華(1995)。中國圖書和圖書館史。臺北市:天肯。 |
待價藏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具有真才實學的人,等待被人賞識任用。《群音類選.卷八.玉玦記.別妻求試》:「待價藏珠未可輕,一朝持獻明庭。」
|
收藏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專門收藏古物珍玩的人。如:「他是個有名的古董收藏家。」《明史.卷二八八.文苑列傳四.董其昌列傳》:「造請無虛日,尺素短札,流布人間,爭購寶之。精於品題,收藏家得片語隻字以為重。」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