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5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76.294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責任感與行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責任感原屬社會學與道德哲學問題,至皮亞傑(J. Piaget, 1896~1980)之〔兒童道德判斷〕(The Moral Judgment of the Child, 1932)出版後,遂成為心理發展的問題。在皮氏書中,發現兒童對責任感的認識,有客觀與主觀之別。客觀的責任感基於外在事件,主觀的責任感由行動者的意向而定。海德(F. Heider, 1896~1988)於一九五八年出版其〔人際關係心理學〕(The Psychology of Interpersonal Relations),認為一個人對另一個人之責任歸因,因發展階段而別,自幼年至成熟分五個階段。第一階段名「聯結」,見於幼兒。...
語言行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言行為即是語言表現,指運用口說的語言或書寫的文字來表達或傳遞個人的想法、感受或任何消息。語言是人類獨創的表達工具,擴展成文字後,用於學術研究、文學創作、觀念宣導及人際溝通等。語言的對象,有時是一個人,有時是多數人,因對象不同而有不同的表現方式。
  語言的運用,相當複雜。在正式場合,常須依既定目的及聽者的狀況而字斟句酌。即使在日常生活中,語言的表現也有相當限度,須顧及禮貌,要求辭能達意,更要確實無誤。中國文化要求語言的忠誠性,故有:「一言既出,駟馬難追」之諺,即是要求言而有信。另一方面,道德規範限制說人是非,以免多言賈禍,又有「禍從口出」之諺。孔子的弟子有「言語」一科,以宰我、...
行為認知治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角色行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角色行為係角色理論(role theory)中最基本的概念之一,一般學者常將其界定為個人實際扮演其角色的方法或途徑。換言之,具有某種地位者實際表現與其地位有關的行為,或處於某種情境者實際表現與該情境有關的行為,均可稱為角色行為。例如教師於教室中進行教學、在辦公室整理學生資料或批改作業,均可視為教師的角色行為。但參與政黨活動或朋友宴會等行為則屬於另一種地位或身分的表現,而非教師的角色行為。同理,個人於聆聽音樂演奏中的靜默,或欣賞運動明星傑出表現時的喝彩,均為特定情境中的角色行為,所表現者乃是做為觀眾角色的行為
  上述角色行為的意義似乎頗為簡明,唯略加分析便可發現其中仍有若干問題...
宣洩行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宣洩行為是對於挫折、困擾或衝突的情境,直接反應敵對、抗拒的行為。兒童表現宣洩的行為,顯示其無法承受環境的限制或挫折的容受度低,無法自我控制某行為。宣洩行為屬輕度(或臨界)的行為異常。教師對宣洩行為的判定,須經一段時間的系統觀察與記錄,才能確認。在教室中常見的宣洩行為如:與人爭吵、打架、大聲嘶喊、亂發脾氣、鬧彆扭、撒謊、分心好動、頂撞師長、不守秩序、校規等。針對宣洩行為,可運用輔導技巧加以協助。
行為分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行為分析是指用科學方法分析環境刺激與行為之間的因果關係,藉著系統性的觀察來了解行為的變化原則,進而有系統的操作刺激,以達到行為的學習、塑造或改變。
  行為主義認為環境是個體存在的真實情境的聚集或集合,刺激因情境不同而有不同的象徵意義。由物理性質來看,刺激是可描述、可測量、且可操作的。而行為是個體與環境交互作用下的某些方面或功能的一組(類)活動,可經由時間而察覺其空間的轉變。故由情境的觀點來看,行為會產生可測量的改變並加以分析。
  限於行為的特性,不是所有行為都可以觀察或操作,故常選擇對個體及社會比較重要的行為,作為行為分析與研究的範圍,這就是應用行為分析(Appli...
法律行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發生私法上法律效果為目的的行為,例如:買賣、租賃等。
情緒╱行為困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舞蹈治療名詞。即行為的產生與變化起因於情緒因素。調適不良和行為偏差依評估者和所指稱的對象不同而交互作用。證據顯示行為有障礙者被稱為情緒/行為障礙,需要幫助和治療,許多情緒/行為障礙和行為障礙者在學習上也出現能力不足的跡象。
《張氏心理學辭典》1992、《Dance Movement Therapy: Theory and Practice》1992.
廣度的行為治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廣度的行為治療」又稱「廣泛性行為治療」或「多模式行為治療」(Multi-model Behavior Therapy)。
  此治療模式是一九七三年由拉撒路斯(A.A. Lazarus)所倡導的系統短期治療法。他從七個層面去整體的了解來談者的人格,即行為(Behavior)、感情(Affect)、感覺(Sensation)、心像(Imagery)、認知(Cognition)、人際關係(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藥物(Drugs, 包括生物學因素)等。此治療法取其英文字母,簡稱BASIC ID, 目前已成為認知行為治療的重要架構之基礎。
生殖行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生殖行為是指動物進行有性生殖時,包含求偶、交配、孵卵或懷孕和育幼等各種行為表現。 動物通過生殖行為可以確保物種的延續,將其基因轉輸給下一代。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