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0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92.975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佛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受戒的佛門弟子。《西遊記》第一二回:「長老遂將袈裟抖開,披在身上,手持錫杖,侍立階前。君臣個個欣然,誠為如來佛子。」
安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收留、安置。《京本通俗小說.菩薩蠻》:「印長老接得可常,滿寺僧眾教長老休得安著可常在寺中,玷辱宗風。」《儒林外史》第二一回:「他家只得一間半房子:半間安著櫃臺,一間做客座,客座後半間就是新房。」
穎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聰明過人。如:「他自幼穎異,舉一反三,令人驚嘆。」
2.新穎奇異。如:「她一見穎異的小擺飾就愛不釋手,必定會掏錢買下。」
魚游沸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魚遊釜中」之典源,提供參考。 《後漢書.卷五六.張王种陳列傳.張綱》時廣陵賊張嬰等眾數萬人,殺刺史、二千石,寇亂揚徐閒,積十餘年,朝廷不能討。冀乃諷尚書,以綱為廣陵太守,因欲以事中之。前遣郡守,率多求兵馬,綱獨請單車之職。既到,乃將吏卒十餘人,徑造嬰壘,以慰安之,求得與長老相見,申示國恩。嬰初大驚,既見綱誠信,乃出拜謁。綱延置上坐,問所疾苦。乃譬之曰:「前後二千石多肆貪暴,故致公等懷憤相聚。……嬰聞,泣下,曰:「荒裔1>愚人,不能自通朝廷,不堪侵枉2>,遂復相聚偷生,若魚遊釜中,喘息須臾閒3>耳。今聞明府之言,乃嬰等更生之(晨)〔辰〕也。既陷不義,實恐投兵之日,不免孥戮。」綱約之以...
報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通報的帖子。《京本通俗小說.菩薩蠻》:「逕到西山靈隱寺,先有報帖報知,長老引眾僧鳴鐘擂鼓,接郡王上殿燒香。」《儒林外史》第三回:「范進三兩步走進屋裡來,見中間報帖已經升掛起來,上寫道:『捷報貴府老爺范諱進高中廣東鄉試第七名亞元。京報連登黃甲。』」
晞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將頭髮披散使之乾爽。晉.陸雲〈九愍〉:「朝彈冠以晞髮,夕振裳而濯足。」宋.蘇軾〈留別金山寶覺圓通二長老〉詩:「艤舟北岸何時渡,晞髮東軒未肯忙。」
神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傳說中神奇的馬。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溫水注》:「長老傳言,池中有神馬。家馬交之,則生駿駒,日行五百里。」
栖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暫居、託身。《初刻拍案驚奇》卷一五:「兄可將去與慧空長老贖取原屋居住,省受主家之累,且免令堂之憂,并兄栖身亦有定所。」
棒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被棒擊打後所引起的破傷潰爛。元.孟漢卿《魔合羅》第三折:「我則見濕浸浸血汙了舊衣裳,多應是磣可可的身耽著新棒瘡。」《京本通俗小說.菩薩蠻》:「長老令人山後搭一草舍,教可常將息棒瘡好了,著他自回鄉去。」也作「杖瘡」。
策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書籍、簡冊。《史記.卷六○.三王世家.褚少孫補曰》:「竊從長老好故事者取其封策書,編列其事而傳之。」《漢書.卷一○○.敘傳上》:「夫以匹婦之明,猶能推事理之致,探禍福之機,而全宗祀於無窮,垂策書於春秋。」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