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7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43.752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支吾其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支吾」是說話含混不清,搪塞了事之意。如《京本通俗小說.玉梅團圓》:「公問其鄉貫出身,承信言語支吾,似有羞愧之色。」也可重疊成「支支吾吾」,如《兒女英雄傳》第五回:「怎麼問了半日,你一味的吞吞吐吐,支支吾吾,你把我作何等人看待?」因此「支吾其詞」就是指用含混的言語帶過,以應付他人。《官場現形記》第二八回:「這黃胖姑一句話在口頭,沒有說出……但是,這句話又不便向時筱仁說明,只得支吾其詞道:『這不過我想情度理是如此。……』」描述黃胖姑有話不敢說,只得含混打發應付。後來「支吾其詞」就用以形容以含混牽強的言語,搪塞應付他人。
風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隨風傾倒。比喻服從或流行。如:「風靡一時」。《後漢書.卷一七.異傳》:「方今英俊雲集,百姓風靡,雖邠岐慕周,不足以喻。」《文選.陸機.五等論》:「卒有彊臣專朝,則天下風靡。」
以身試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2.《後漢書.卷二六.伏侯宋蔡趙牟韋列傳.勤》:「賜霸璽書曰:『崇山、幽都何可偶,黃鉞一下無處所。欲以身試法邪?將殺身以成仁邪?』使勤奉策至司徒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形式、形狀。如:「圖樣」、「依樣畫葫蘆」。唐.杜甫〈楊監又出畫鷹十二扇〉詩:「近時紹正,能畫鷙鳥樣。」
視死如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7.《隋書.卷七一.誠節列傳》:「史臣曰:『……皇甫誕、游元、慈明臨危不顧,視死如歸,可謂勇於蹈義矣。』」
仗義執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伸張正義,激昂陳詞。《京本通俗小說.玉梅團圓》:「此人姓范名汝為,仗義執言,救民水火。」《東周列國志》第一四回:「若以文、武、宣、平之靈,仗義執言,四國悔罪,王室之福。」
駭人聽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3.《野叟曝言》第三五回:「黨桐欲以天子馭世之權,悉歸司禮;時欲以釋氏空寂之教,易百王治世之經;其意即欲皇上長生,其立說則已駭人聽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烘烤。《後漢書.卷一七.異傳》:「異抱薪,鄧禹熱火,光武對灶燎衣。」唐.章懷太子.注:「燎,炙也。」
慧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聰慧靈敏。《北史.卷一四.后妃傳下.齊淑妃傳》:「慧黠能彈琵琶,工歌舞。」《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八:「相喜小童如此慧黠,笑道:『使得,使得。』」也作「惠黠」、「黠慧」。
詩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王先謙、王國維等考證,本章實際上即《宋頌》,是春秋時代的作品,產生於宋國首都河南商丘地帶。陸侃如、沅君所著《詩史》說《商頌》“一仿《周頌》,一仿《二雅》”。 301-305 賦、比、興 “賦、比、興”是詩經的表現手法。朱熹《詩集傳》解釋:“賦者,敷陳其事而直言之者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興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詞也”。“賦”是指“鋪陳直敘”,是直陳其事,描述一件事情的經過(直述法),一般多見於《頌》和《大雅》。“比”是指“託物擬況”,是打個比方,用一件事物比喻另一件事物(比喻法),如《鄘風‧相鼠》﹑《魏...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